第一件是个乐园。4月29日,香港开通了首个以自拍为主题的海滨乐园。乐园展出30个1:1真人比例的动漫雕塑,有一个雕塑是郭靖,正在拿着手机自拍的郭靖。地点在湾仔金紫荆广场。
第二件是网红。当时我们在做一个网红的调查,调查的同学告诉我网红都是自拍狂,为此我特意的看了一些资料,发现除了淘宝网红喜欢自拍,许多女明星也是自拍到了痴迷上瘾的程度,比如柳岩,光线的当家女主持,不管是睡前还是出席活动都不忘带着美图手机来一张自拍照!
第三件是手机。苹果手机也杀入到自拍大军中,专门把iPhone6s的摄像头升级到500万像素,还搭配了一项屏幕补光功能。但是,4月的国产新机的自拍产品更为激进,R9的前置镜头提高到1600万,HTC为前置增添了光学防抖,华为增加了徕卡镜头,在此之前美图V4的自拍镜头已达到2100万像素,堪比数码相机,只需一键,就可以轻松美颜。
第四件是无人机。北京GMIC大会上出现了一款自拍无人机 Hover Camera,以“傻瓜式跟随自拍”为特色,据介绍,“它有两个摄像头。前置摄像头是1300万像素,拍摄视频。还有一个朝下的摄像头,以60帧每秒注视地面,会更正自己的位置。”
二、自拍与印象管理
这四件事,四个地点四个时间四个场景,貌似风马牛不相干。
其中,我对郭靖那个雕塑印象深刻,我认为他的出现体现了更多的含义:这个IP诞生于香港、是著名的网红、拿着手机、喜欢自拍。显然,这是这个时代符号。
手机来自拍,无人机来自拍,网红来自拍,都容易理解,郭靖雕塑也玩自拍,这自拍,显然不寻常。
随后搜索了一下,结果发现:
2013年11月19日,《牛津词典》宣布“selfie(自拍)”成为牛津2013年度热词,以表彰这一凭借智能手机自拍以及社交媒体分享而风靡世界的词汇。
牛津词典对“自拍”的解释是,“一个人给自己拍的照片,尤其是使用智能手机或网络摄像头拍摄,上传到社交媒体网站的照片。”
不仅如此,2014年,韦氏词典也收录selfie一词,将其定义为“自己为自己拍摄的图像,使用数码相机,尤其用于发布在社交网络中”。
这两个定义里综合了四个元素:个人、照片、互联网、社交。
这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在互联网上风靡一时的几个名词:个人门户、个人互联网、个人网络化、个人形象,比特人等等。
深入的想一想,我觉得,自拍,原来是将个人互联网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没有自拍的时候,我们为互联网贡献的主要是文字,有了自拍后,互联网进入图片形象时代。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我们作为互联网用户,可以决定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但个人形象却始终朦胧不清,只能用别人的照片、甚至一个抽象的图标来代替。
而在自拍时代,可以通过各种操作简单的移动智能设备,记录、编辑和发布自己的形象,换言之,我们获得了对网络空间中自我形象的操控权。
当然,这种控制权来的似乎并不简单,从大家对自拍产品的态度就可以看出社会氛围的改变。现在有自拍神器之称的美图手机在13年推出第一款专注自拍的美图手机1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怎么看好,很多质疑的声音都认为已经有了免费的美图秀秀,人们为何要再花钱买个硬件,而且这硬件相对来说还不便宜。
而4月的OPPO R9、HTC 10发布时,人们讨论的最多议题确是,通用型手机产品中加入自拍功能是否能被自拍消费市场的用户承认。从第一款自拍手机被质疑前景到讨论手机中加入自拍功能是否占领自拍消费市场,社会对于自拍产品的态度已经改变,自拍从一种小部分人的自我表达变成了整个社会都愿意接受的自我形象管理形式。
自我形象的操控权,用社会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叫印象管理。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有这样的解读:人们按社会剧本的需要(即社会期望的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对方互动的制约。在互动中,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别人存在的事实,因此都不可避免地根据别人的期望来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努力隐藏别人不欣赏的某些方面,表现出别人欣赏的东西。
从欧文的角度来看,自拍应该是一种典型的印象管理行为——操纵我们给别人留下的印象。
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呢?
知乎网上的一篇文章里概括,自拍可以达到两方面效果:
首先,它提高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为我们赢得了社会声望;
其次,从别人那里得到积极的反馈,比如自拍照下那些真情实意或虚情假意的点赞,也会让我们心情愉悦,提升自我评价。
上面是富有正能量的描述。作为一个重度的网瘾患者,我还观察到另外两个例子:
一个是英国美少年。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英国19岁的美少年丹尼·鲍曼疯狂沉迷于自拍,曾为了拍一张“完美”的自拍照而每天花去10个小时。这孩子自15岁的时候还是患上自拍瘾,后来对自拍越来越痴迷,不得不因此退学,在家中休养了半年。自拍是不是会引发纳克索斯情结,导致自我认知出问题呢?
另一个是亲民秀。罗马教皇、英国皇室成员、美国总统等,都曾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自拍照。其中,奥巴马大概是美国总统中最喜欢玩自拍的,一张穿着休闲卡通T恤、笑容可爱的自拍照在网络中广为流传,他与普通民众的大量合影自拍照,为这位政绩平平的总统带来不少加分的机会。
显然,无论是草根还达官贵人,都在社交网络的推动下,迷上了自拍。
因而,我判断,印象管理将会变成互联网江湖的一门必修课,它的应用领域会从个人延伸到企业,会从社交延伸到公关。印象管理的工具,也会从美图手机这样的工具,延伸到企业管理APP。
换言之,印象管理将走上产业化的道路。
三、印象管理的产业化
中国是一个自拍大国,人多图众。所以围绕着美颜自拍,印象管理的产业化呈现出的四个趋势:
第一,手机数码领域。
我将之总结为三个变化。
首先,具有印象管理功能的手机将占有更多优势。娱乐圈和时尚圈是最需要印象管理的两个群体。在这两个群体里,极其流行使用美图手机。它可以不需要做任何地后期调整一键美颜,并能方便地上传到社交平台。这种高效的印象管理的方法让美图手机在垂直领域大火,当然这也引来了一众手机的模仿,纷纷加入了印象管理行列。如小米、华为、HTC、OPPO、努比亚、三星等等。当然就不用说苹果对6s的自拍优化了。未来的手机,将更加注重印象管理功能,这个功能,绝非仅仅是自拍,而会更加注重与社交平台的结合,在技术上,也会更加注重对视频的应用。
其次,数码相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美图V4号称自拍之王,在人像摄影上,可以秒杀一大批数码相机,再加上手机的便携性和多功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日产数码相机面临消亡。
再次,新兴投资机会。借用美图董事长蔡文胜的观点,有四个领域值得投资,分别是:影像技术、年轻用户、美业O2O和影像智能硬件,为此,美图专门投资了专注智能图像识别和视觉交互技术的亮风台、专注年轻用户的文化品牌echo、O2O美业平台美丽元和专注影像科技智能硬件的视觉科技。
第二,网红领域。
网红作为新一代网络用户,印象管理是必杀技。腾讯研究院张孝荣认为,大约7年为一个周期,网红就会进化一次,目前已经进入手机短视频自拍的三次元时代。极端颜值的表现是网红走红的四大要素之一。网红产业的分工也逐渐成熟,不但有风险资本介入,还出现了专业运作的网红孵化器。我认为,网红产业化发展,会提出新的印象管理需求,必将推动智能终端的进化。
第三,飞行摄像头。
网上曾经报道过,类似的产品有明星众筹项目Zano(已宣布破产)和Lily(量产遇到困难),但是这阻止不了探索的脚步,今年3月,大疆推出了精灵4,零零无限公司新推出的Hover Camera。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阻碍这类产品发展有几个天然的瓶颈:如果体积太小,起飞后的稳定性难以保障。如果太大,携带起来就会不方便。如果不大不小呢,电力续航又是个问题,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终究都有寻找到解决办法。
不过,在可以看到的趋势里,虽然印象管理已经开始向周边智能设备蔓延,眼下还是以手机为主。
无人机自拍,也可以叫做飞行摄像头,在科幻电影里,可以有麻雀大小,也可以有足球大小。我想到的问题是,未来会不会出现飞行手机呢?
第四,郭靖的乐园。
如开头提及,自拍的郭靖是个时代符号,显示了线下文化产业主动与互联网印象管理融合的时代特色。这个符号背后是经济发展。据香港动漫画联会有限公司理事温绍伦介绍,希望游客和市民跟这些动漫角色自拍后,将相片放上社交网站,介绍给更多人认识。据说每年能吸引至少300万人参观。
旅游+动漫IP+自拍,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对大陆众多城市而言,这是一个新的启示。
国内的旅游城市中,也拥有大量的文化主题公园,我们是不是可以将之与印象管理结合,通过互联网激活相关产业发展?说穿了不就是鼓励大家自拍嘛,让更多的人拿起美颜相机,玩自拍去。
从手机数码到网红,从飞行摄像头再到自拍主题乐园,印象管理的相关产业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已经开始发芽生根,至于市场前景?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一切担忧都是多余,自美图发布第一款自拍手机打开这个市场开端之后,人们都很难再停下来。这正如其中此前自拍无人机的失败,还有更早前有厂商制造出来的自拍机器人,他们的失败不但没有阻止新的厂商加入,反而引来更多的厂商对于印象管理市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