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苹果在WWDC上公布了HomeKit,希望这套SDK能够让iOS设备成为智能家居的连接中枢;不到一个月,智能家居的另一玩家—— Google 32亿美元收购的Nest,宣布开放API,试图让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你能看到,在手机已经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移动终端时候,北美的互联网巨头和创业者们在想尽办法将这些终端维系在一个固定的终端上,实现更丰富的遥控或被遥控的功能。
而地球另一端的中国,也有大批的硬件公司们开始纷纷向这两家巨头看齐,寄望制造出家用智能设备的连接终端:
2014年5月,获得京东和360投资的BroadLink推出了万能遥控器、空气检测仪、智能插座、智能烟雾探测器、智能门铃等一系列与智能家居相关的产品,之后发布了面向家电厂商的BroadLink DNA方案——第三方厂商只需在硬件上预留一个Wi-Fi接口,便可将设备的数据信息与BroadLink的设备建立连接;
刚刚获得来自联发科和KPCB 1000万美元投资的极路由也公布布了自己的HiWiFi计划——将HiWiFi OS开放给第三方路由器厂商,让这些路由器中也能搭载极路由的应用商店;
而从小米官网的信息显示,与小米路由器深度定制的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灯泡Yeelight、ants云蚁摄像头、智能插座以及小米路由器,都即将发布。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家公司正好代表了三个类别——BroadLink背靠京东和奇虎360,拥有最好的流量渠道;极路由的投资方联发科,则是智能家居核心部件的上游厂商;而小米,已经是一个在上游具有议价能力,并构建起了自己软件服务生态系统的大型公司。
让我们先来看看BroadLink,这家创业公司产品推出的节奏与Nest看起来颇为相似,都推出了监测室内温度、湿度的设备以及烟雾探测器……不过与Nest不同的是,BroadLink实质上并没有一个与联网设备进行交互的硬件枢纽,而是通过传感器网络收集数据,将数据存储在云端,依靠手机等设备来对家用设备进行连接和控制。
例如,BroadLink的空气质量检测仪,与家中的Wi-Fi相连后,用户通过智能手机能随时随地了解家中的环境指标——温度、湿度、VOC、噪音、光照等。然后,它在房间干燥的时候自动打开加湿器,在空气质量差时自动打开空气净化器。为了实现更多智能化的家居场景,BroadLink推出了面向厂商的交钥匙解决方案BroadLink DNA,嵌入BroadLink WiFi模块,将云服务、App全部打包。而所有接入BroadLink WiFi模块的产品,有着天然的互动,能够在同一个App中控制这些产品,通过利用传感器信息实现真正智能化。
与BroadLink相比,小米和极路由都专注于打造一个掌控家庭控制中心的硬件产品——路由器,以路由器为家庭核心与其他终端传输数据、发生交互。 但两者在产品设计理念上又有本质的不同。极路由更偏向于建造软件平台,通过软件视线更多的功能。但估值超过200亿的小米公司则野心更大:他希望路由器直接与人所接触到的一切家用设备建立连接——建立一个路由器与人的交互体系。
小米是最早要制造一款智能路由器,并将他视作终端产品的公司之一。
2012年年末,时任腾讯体验中心(CDC)总监的唐沐因为其对丰富的交互产品的设计经验得到了小米CEO雷军的青睐。在得知雷军准备制造一款“中心”级别的路由器之后,唐沐信心满满的加入了小米公司,着手开发路由器。
但这场开发、改装路由器的过程并非想象中顺利,小米不但要基于OpenWrt重新设计一套用户陌生的App和路由器后台系统,同时还要在产品本身设置为一款用户愿意与之发生交互的产品。
小米路由器负责人唐沐在接受采访时,详细地阐述了小米路由器设计的理念:路由器首先应当是用户本身愿意去玩弄的一个产品,他应该有诸如美观的外表、 NFC芯片。“用户随时都喜欢去触碰一下。”唐沐认为硬件的设计和产品基础的交互功能是教育用户的基础:“用户喜欢用你才能谈你是核心还是中心。”
之后,小米将自己建立一套独立的无线传输协议,兼容市面上所有智能家居类产品。而为了“说服”其他的的智能家居加入到小米的生态当中,小米会提供双重资源:一方面会为支持该协议的产品提供小米商场上的售卖窗口。再就是提供一种不复杂的连接手段。据唐沐透露,目前小米还正在研发一款无线芯片,家电产品装备该芯片后,便能与小米路由器直接自动相连,而无需重新设计或者费时改装。
所以我们能看到,小米的做法是——建立一套自己的通信标准,让第三方的智能家居厂商成为自己路由器的“外设”,从而实现控制客厅的目的。
但我们知道,像海尔、格力这样的大型家电厂商,也纷纷在树立自己的智能家居标准,它们都不愿意沦为小米的“附属品”,所以小米在强调自己在客厅的存在感最重要的是建立智能产品生态圈,就是整合及“培育”一些小型硬件创新者——例如前文提到的Yeelight智能灯泡、ants云蚁摄像头,都是一些创业公司,比起独立建立自己生态的宏大愿景,他们更“渴望”得到小米在产业链和销售上的支援。而其中的不少,也已经获得了小米的投资。
比起小米,产品单一的极路由更偏向于以极路由为唯一的硬件终端,从软件有优化上提高自己在连接上的话语权。
如果你使用过极路由你就会发现,他并不在意人们是否会和路由器本身发生交互或者做哪些遥控,而是如何解决人们上网过程中遇到的软件问题。比如说极路由最受欢迎的App Store加速功能和网速优化功能都是在原有的软件系统上做优化 。
在接受PingWest采访时,极路由联合创始人丁衣说,他们不会去充当一个家庭控制中心的角色——并不是所有相连设备的数据都必须经过极路由来进行收集和处理。但极路由会是一个数据流通的管道,帮助服务其他联网设备,完成数据传输。也就是说,极路由更像是硬件版的“优化大师”。相比小米路由制定无线传输协议、App内购买支持协议产品这些计划,极路由所做的事情更简单,更垂直。
几天前,极路由也发布了自己的HIWIFI OS系统,旨在召集开发者开发更多软件App。首个合作伙伴必联(B-Link)上台展示预装HiWiFi OS的路由器。随着更多路由厂商接入HiWiFi OS,意味着HiWiFi OS,系统搭载的插件商店Hi Store将变得更有吸引力。而Hi Store会是极路由的核心业务,其带来的营收,开发者将获得70%。目前,HiWiFi OS提供的插件服务,包括带宽分配、手机远程控制、离线下载;未来,极路由鼓励开发者开发更多用户需要的插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丁衣看来,Hi Store对极路由的战略意义正如App Store之于苹果。
你能看到,体量不及小米公司庞大的极路由将自己定义为解决用户上网问题的工具商店。“我们就解决造成你上网不爽的问题。”丁衣对PingWest说。
所以,我们看到,中国的硬件创业公司,正在以截然不同的方式“重写”Nest的故事——BroadLink希望通过推出各种能够相互串联、协同的家用设备,来逐渐入侵客厅的每一个角落;小米则只希望成为正真意义上的控制中心,除了自己开发的小米路由器外,选择了培育第三方的智能家居生态;而极路由,似乎在复制Android的成功路径——将自己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分发到不同的平台,不做控制,但能从用户的每一次下载中获益。
但毫无疑问的是,即使他们各怀心思,路径不同,但最终也难免交战,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客厅”、只需要一个控制者、也只能有一条数据传输、集成和分发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