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同样的价钱,你会为两年的高质量正版电影、电视剧埋单,还是为“低音震撼”的独立音箱埋单?这也是用户选择乐视超级电视和小米电视的现实区别。有趣的是,这两款售价相近的互联网电视均代表了目前国内互联网行业对传统彩电业“颠覆”的代表作,但“正版影视”与“独立音箱”的区别却代表了两者完全不同层次的生态圈——乐视倡导用户为优质内容和服务付费,小米则努力让用户避免为内容掏钱。谁能更胜一筹?
“看”电视还是“听”电视?
乐视和小米最近先后发布的4K电视,显露了这两家企业在布局电视屏幕生态圈上的不同想法。先看看乐视X50 Air和小米电视2的产品差异:尺寸相近,前者50英寸,后者49英寸,均为4K标准的分辨率;硬件配置相近,均为号称4K顶级处理器的MStar 6A918,2GB内存;售价也很相近,前者3978元,包含两年服务费,后者3999元,包含一组独立音箱。显然,这两款产品很接近。但在小米电视的发布会上,小米暗讽乐视超级TV两年要价980元的服务费“太贵”,小米电视取而代之的是给用户一组“声音大、音色好、低音震撼”的独立音箱,这一举动赢得了现场“米粉们”的喝彩。但是,对4K电视而言,片源有价值还是独立音箱更有意义?
4K电视在2014年走入了普及之年,国产品牌的 50英寸机型售价已经降到了6000元以内,但4K片源短缺的问题始终困扰消费者。乐视X50 Air的做法是直接开辟4K影片频道——依托乐视网为用户提供在线的4K影片服务,并标榜“每天有更新”。值得注意的是,乐视影业投资拍摄的张艺谋大片《归来》刷新了国产文艺片的票房纪录,这恰是一部以4K制作为卖点的影片。在全球4K产业链上,乐视跟索尼走的步调一致,既布局4K电视产品,也深耕4K 影视。显然,乐视这一做法跟其长期布局以大屏为中心的“乐视生态”有关,乐视网和乐视影业为乐视TV供应了优质的正版影视内容,无论是两年980元的服务费,还是199元的4K内容包,乐视的内容服务和硬件天生捆绑在一起。
售价相近的小米电视2则用了另外一种方式解读内容服务和硬件。在 “米粉节”上,小米方面披露小米路由器就是为小米电视而准备的——这个售价699元的路由器不光使用了最新的802.11ac WiFi标准,更拥有大容量的硬盘——用户可以通过更快速的WiFi连接小米电视和路由器,并无线播放下载在路由器硬盘中的高清影片。显然,小米给用户制造了播放优质视频的良好硬件基础。但前提是,用户得自己想办法把内容下载到硬盘中。独立于电视屏幕之外的音箱也显示了小米电视“硬件”导向的属性。小米方透露,实在没有办法在纤薄的电视机机身中塞下9个大尺寸喇叭,所以小米的工程师们想到了制作独立音箱的办法!
苹果式“垂直封闭”还是谷歌式“渠道为王”?
回到用户到底会为正版影视付费,还是会为硬件本身付费的问题,选择这两个答案的人群显然不是一类人,就像用苹果iPhone和安卓智能手机的人,绝对不是一类人。这一情景就像垂直封闭的苹果生态系统,跟倡导内容免费的谷歌安卓生态之间的较量那样,竞争激烈,却远没有分出胜负。
“乐视生态”就如苹果那样垂直封闭——围绕TV屏幕,乐视建立了影视生态圈,能拍电影,能买电视剧,也能自制综艺节目,用户也可以通过TV屏幕获取其他应用,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乐视TV超级电视的用户体验最简化,就像乔布斯所追求的那样,简单。而980元两年的年费就是维持“乐视生态”正常运作的利润来源——乐视TV超级电视的硬件部分基本上是0利润。如果说中国的电视用户都已经习惯了每月为有线电视缴月费,并且乐于为电影票埋单的话,那为何用户不能为乐视的内容服务埋单呢?
拒绝为内容埋单的人往往会搬出这样一套理由:收费就不看,总能得到免费的——这正是谷歌所倡导的“渠道为王”。安卓的应用商店里的免费应用明显多于苹果商店,并且谷歌也不主张用户直接为了获取电影、音乐而付款,它更推崇广告模式——用户可以免费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唯一的代价是看广告。小米电视显然更推崇谷歌的价值观——即便再折腾,用户也还是可以千方百计把硬盘塞满电影、电视剧,但前提是你不对内容、画质等提更高的要求。
追求极简用户体验的人,往往与追求最高产品性价比的人难以有共同语音,就像用惯了苹果iPhone的人怎么也无法适应安桌智能手机的“半成品”状态,热衷折腾安桌智能手机的玩家永远也无法认同苹果iOS的封闭,或者寻求“越狱”。同理,在相对垂直封闭的乐视超级电视生态中,用户可以最简化地获取高质量的正版影视内容,要的就是简单;小米电视则是提供用户折腾的空间,满足用户的“免费”欲望。这两种不同形态的生态圈都满足了各自用户的需求,但却不是同一层面的生态圈。
生态圈靠内容服务制胜?
显然,乐视一直强调的生态圈核心是内容和服务。乐视TV高级副总裁彭钢对软硬件的理论是:如果没有内容,硬件就没有价值。的确,对于用户来讲,硬件没有内容仍相当于是一台显示器。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与用户建立起来的关系是商业关系,向用户收费也是维系这种商业关系的一种手段,同时是确保这种关系不断向前的基本动力,通过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服务与用户保持紧密的联系,未来在电视领域或许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那么,乐视的付费用户究竟在购买什么呢?答案当然不只是正版影视这么简单。彭钢认为,乐视的目标是要让使用乐视超级电视的用户变成“千人千面”。“我们一开始就了解用户的数据、用户的行为、观看的内容、使用的行为,这些都是可以被记录的。被记录以后,我们就把数据库重新梳理,可以透过用户以前跟内容接触的需求,去发现他未来的行为轨迹。所以,我们最终的服务目标是帮助用户和内容的关系上进一步个性化,我们现在希望内容越来越跟着你的习惯走,让它更符合你的个人需求、个人喜好。”
乐视小米智能电视争霸赛 4K只是噱头?
如果去不了巴西,还是更换观战装备来感受世界杯的无限乐趣吧。随着观众对视觉体验要求逐步提高,电视厂商也在变着法的更新技术。但从高清电视到全高清电视再到4K电视,给观众的感觉却是营销手段盖过技术魅力。从需求方面来看,电视可谓家庭保有量最高电器之一。从每家一台电视分支出卧室电视、客厅电视;显示效果从高清提高到超高清,让消费者无不感叹“够用就好”。同时,各大电视厂商竞争也非常激烈。但4K电视以高清、智能、大尺寸等配置优势,成了各厂商强攻黑电市场的有力武器。那么,各厂商在角力的同时,除了技术、价格上下工夫外,还要考虑什么呢?
乐视小米争抢 4K电视会否重蹈3D电视覆辙?
追寻3D电视的发展轨迹,你会发现3D电视推出至今,一直就没走出片源短缺的尴尬。不是说3D电视不好,而是3D影视的生态压根就没人去搭建。毫不夸张的说,当前你可以看的华语3D影片不会超过 100部,这是一种无谓的尴尬。再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相当于你买了辆法拉利,在“首堵”驾驶一样。
现如今的4K电视(即分辨率达到3840*2160,就是超清晰),恐怕是在重蹈3D电视的悲催覆辙。与3D电视当初一样,4K电视也拥有惊艳的硬件配置、近乎完美的设计工艺。甚至这些电视圈的新玩家们,将他们称之为鲶鱼更合适,他们还颠覆了以往电视产业的价格规则。
动不动就3000元的价格买个50寸的“新概念”电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摆在以前不加价就不错了,更何况还是降价。可惜的是,3D电视曾经遭遇的片源短缺尴尬,4K电视如今也正遭遇这样的尴尬。
而作为所谓国内首款4K智能3D电视X50AIR的幕后掌局者,贾跃亭现在的反应却显得有些从容。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极度偏执的人,一旦认定某些观点,别人根据无法改变他。
如果把他现在的从容和他的偏执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理解为,他已经有了应对片源不足的解决方案,这样的解决方案可能就是自己拍,如乐视与张艺谋合作且最近热映的电影《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