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把信息化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专家认为,其原因主要由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交通堵塞、食品安全、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现代城市通病也日益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困扰。
据赛迪世纪智慧城市研究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我国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已达69个。2012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规模达到1377亿元,投资增长率为15.2%,比2011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据专家介绍,智慧城市,是指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与通讯技术,具备迅捷信息采集、高速信息传输、高度集中计算、智能事物能力和服务提供能力,实现城市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以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先进城市发展理念。
据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介绍,建设智慧城市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数字城市,须建立在庞大的电子信息储备基础之上。基于这些数据,居民可以享受更便捷的交通和生活服务,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此外,可以对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渗透和带动效应,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然而,在这一片智慧城市的发展“热潮”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认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往往片面重视建设投资和社会管理,忽视了应用服务和公共服务,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运营维护模式也难以为继。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要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注重城市发展特色和应用特色;注重以智慧城市应用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创新智慧城市商业模式;制定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运作机制和标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