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智能交通蓄能已久 未来我国将大力发展建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戴东昌、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司长黄民介绍《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交通运输部在18日召开的“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进会”上明确提出,要制定实施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科技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加大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科技研发与推广,加快智能交通与信息化建设。受政策推动,智能交通相关个股中海科技(002401)、天泽信息(300209)、皖通科技(002331)、亿阳信通(600289)等值得
资讯频道文章B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戴东昌、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司长黄民介绍《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交通运输部在18日召开的“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进会”上明确提出,要制定实施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科技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加大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科技研发与推广,加快智能交通与信息化建设。受政策推动,智能交通相关个股中海科技(002401)、天泽信息(300209)、皖通科技(002331)、亿阳信通(600289)等值得关注。

  智能交通

  未来三年投资四万亿

  交通运输部对统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构建大交通格局是蓄能已久了的,国家铁路局并入后,交通运输部开始发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而交通运输部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完善和调整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推进出台国家公路网规划、研究制订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从政策层面看,3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目标和“按照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主要任务。

  对于交通投资规模,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运输经济与技术研究室主任李连成表示,“十二五”时期铁路基建投资2.3万亿元,前两年已经完成近1万亿元,后三年仍需投资1.3万亿元;“十二五”末高速公路将达12万公里,目前通车里程是9.5万公里,再加上乡镇、建制村以及一些线路改造,“十二五”后三年公路投资规模在2.5万亿左右;“十二五”后三年,还有40多个机场、近百个港口深水泊位待建。如此算来,“十二五”后三年交通投资规模近4万亿元。

  智能交通上升至国家战略

  交通运输部在18日召开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进会”,明确提出要制定实施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科技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加大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科技研发与推广,加快智能交通与信息化建设。

  此次会议提出了明确的量化指标。即到2020年,与2005年相比,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6%和18%,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0%和22%,城市客运单位客运量能耗、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6%和30%。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交通部发布了《2012-2020交通运输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第一部以政府文件形式发布的智能交通战略,标志着智能交通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交通部启动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和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现代交通运输策略研究两个重大研究项目,为未来5-10年的发展进行了谋划。

  此外,目前传统的统一化智能交通监控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在不同特点道路的工作需要,因此专业化和定制化将成为未来智能交通管理设备的重要发展方向。分析人士预计,到2015年,中国国内车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相关利润至少有200亿元。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发展,对智能交通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虽然今年政府采购市场的IT采购高峰期还没有到来,但是各地陆续上马的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却使IT市场迎来了一波采购高潮。据《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今年3月至今,各地智能交通相关项目的总数已经突破了500个,其中河北、浙江、新疆、江苏、河南等地的项目数量较多,单项目的采购金额也较大。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2012年智能交通行业保持了21.7%的增长速度。有消息显示,未来3年,智能交通的采购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对于政府采购市场来说,必将引爆新一轮的IT采购高潮。

  千万元交通大单高速增长

  随着城市管理措施的日益丰富和完善,交通管理的规则也变得更加充实。而对于道路监控来说,它所承载的责任也变得越来越多,这必然会对交通监控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设备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今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明确了"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目标和"按照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主要任务。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运输经济与技术研究室主任李连成介绍,"十二五"时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2.3万亿元,前两年已经完成了近1万亿元的投资额,后三年仍需投资1.3万亿元;"十二五"末,高速公路的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目前的通车里程是9.5万公里,再加上乡镇、建制村以及一些线路的改造,"十二五"后三年,公路的投资规模在2.5万亿元左右;"十二五"后三年,还有40多个机场、近百个港口深水泊位待建。如此算来,"十二五"后三年交通投资规模累计近4万亿元。而作为交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无疑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有关数据显示,在2011年千万元大单增长超过1倍的基础上,2012年我国智能交通千万元大单继续增长49%,行业前景可观。

  截至2012年8月10日,全国共有19个省市公布了智能交通投资计划,投资金额高达78.05亿元。

  其中,投资额度最大的是河北省,该省计划投入24亿元建设"道路动态科技防空工程"、"交通运输综合协调指挥与服务工程"。另外,受市场广泛关注的智能交通项目还有:北京市投入10亿~15亿元建设"1700处综合信号控制系统"、呼和浩特市投入2.6亿元建设"智能交通管理与视频监控系统"等。

  招标采购重智能融合功能

  和一般的采购项目不同,智能交通落地到政府采购市场,这对于投标人的系统集成能力、方案演示以及执行能力的要求更高。《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从各地陆续开展的智能交通招标采购项目中发现,评标时的重要考量因素,除了价格外,投标人的系统方案、测试报告、功能演示、投标企业业绩、货物供应和售后服务等,都将成为指标。尤其是测试报告、功能演示这两个环节,它们的分值基本都在15分以上。

  另外,与其他项目不同,大多数智能交通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是与监理项目同步实施的,包括北京、浙江、江苏等地,多数项目将智能交通核心部件中的交通信号控制器、综合视频检测设备和中心设备等硬件与系统软件集成等内容单独分包,并同步招标此类项目的监理工程。

  业内专家指出,因智能交通项目专业性强、影响力较大,不管是对于采购方还是中标单位来说,都是一个大工程,因此及时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性强的第三方,有利于整体项目的开展。[nextpage]

  另外,智能交通项目在管理上有其特殊性,既有施工分包,又属于系统集成;既是智能项目的总包商,也是公路交通大项目中的专项分包商,而且设备的采购在整体管理中所占的比重也很高。从近年来智能交通项目开展的整体思路来看,供应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的智能融合功能越来越被采购单位所重视。

  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传统的统一化智能交通监控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不同特点道路的工作需要,因此专业化和定制化将成为未来智能交通管理设备的发展方向。

  业内专家认为,今后智能交通对于设备功能的细化需求,将比以往更加细致、更加严格。比如,对于灵活可变的行驶方向,对于一些行驶规则在时间上的限制以及车辆状态的进一步识别等,都是交通行业对未来设备的新要求。

  国产品牌应尽快突破核心技术

  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致力于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目前,国内约有500家企业在从事监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中国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领域,国内约有200多家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并且国内企业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双界面CPU卡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我国智能交通市场中,中高端产品线主要被国外品牌所占领,关键核心技术仍然依赖进口。即使是发展速度最快、推广和普及最广泛的智能导航产业与智能交通行业的管理,也是如此。比如在智能导航领域,专业测量接收机和测向接收机高端产品国际厂商占80%,授时接收机国外产品占60%,航空导航接收机国外产品占90%,国产OEM板几乎全部采用外国芯片。

  因此,业内专家认为,我国智能交通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但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抓住机遇突破核心技术,进一步研究适应中国市场的整体解决方案将是成功的关键。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资讯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百科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资讯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