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模式:
治安视频监控实现高智能化
今年5月,石龙镇“智能天网”工程被列为全市公安机关“治安监控全面化”的试点,石龙镇投入2000多万元,分两期建设169个监控点、361个监控探头。目前,该工程一期已建成69个监控点、138个监控探头。
昨日上午,在石龙公安分局指挥监控中心内,该分局民警向参会者现场演示了智能监控系统的效果。
据介绍,这套监控系统摄像头均达到了200万高清像素,可以通过夜间补光、360度旋转等功能,实现24小时立体化监控录像。
石龙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统一整合了视频摘要检索、智能双目系统、高清人车识别、视频自动拼接、轨迹跟踪、录像编辑、地图关联、视频诊断、虚拟电子线圈、人像自动采集等十大功能,从而实现了警情“可监”、“可控”、“可调”、“可编”、“可查”,为公安机关预警防控、指挥联动、情报研判和调查取证提供了综合性应用平台。一旦遇到重大突发事件,还能为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和应急指挥提供公共安全应用服务。
“具体智能到什么程度呢?”石龙公安分局民警向记者举例说,比如辖区内刚刚发生一起抢劫案,警方从受害者处了解到嫌疑人的衣着、面部特征等信息后,就能够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快速在线锁定目标。类似这样的功能为警方侦查破案、在线监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高智能化的基础上,石龙警方在与邻镇出入口、镇内三块城区衔接处、镇内主要路口路段、重点场所等四大防控圈,分别安装高清监控卡口、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等各有侧重的监控设备,在全镇范围内建立四级防控圈,构建治安视频综合防控体系。
市场化运作:
建设运营和维护成本明显下降
严小康指出,石龙公安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四化五警”工作,全面推进治安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表示,石龙模式可以概括为重视程度高、规划起点高、功能标准高和建设模式好。
通过市场化运作,降低建设、运营和维护成本,是石龙模式体现出的另一大优点。石龙公安分局局长吴晓介绍,“智能天网”工程启动前,该镇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属于“运营商建设、公安租用”模式,每年租金高达264万元,且技术落后,摄像头只有30万像素,夜间画面漆黑,若更换高清镜头租金更加昂贵。通过引入竞争公司并进行公开招投标,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成本明显下降,公安部门还掌握了自主产权。
推广时间表:
各公安分局明年逐步推广
今年颁布的《广东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三年规划(2012-2014年)》,部署了全省各地级市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任务。按此规划,我市要在2014年前新建7000个高清视频监控点。
根据各镇街的治安形势和经济发展水平,市公安局决定各公安分局分三类逐步推进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其中莞城、虎门、东城、南城、厚街、长安、塘厦、常平、松山湖为一类分局,原则上要在明年6月前启动规划建设。石龙、万江、石碣、寮步、大岭山、大朗、黄江、樟木头、清溪、凤岗、桥头为二类分局,原则上要在明年9月前启动。其余分局为三类,原则上明年12月前启动。
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市公安局要求各公安分局参照石龙模式,积极争取各镇街财政支持,自行开展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经济欠发达的镇街可以减少相关设备,将建设经费控制在1000万元以下。
建设背景:
治安监控已成为第四大侦查技术
严小康说,治安监控系统作为一项新兴警用技术,已成为继刑侦、技侦、网侦之后的第四大侦查技术,是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自2007年来,市公安局建成路面治安视频监控8603个,社会面视频监控16万多个,在维稳、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6年来为警方侦查破案提供有价值的线索25159条。警方运用这些线索,直接破获各类案件5379宗,间接破获各类案件12301宗。
严小康表示,尽管现有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信息化程度在全省处于中下水平,监控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日常管理还需加强。为此,全市公安机关要大力推进治安监控全面化建设,实现治安监控系统“全方位、全天候、无缝隙覆盖”,力促全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早日建成。
营运模式:
治安监控不再由营运商建设
与2007年启动的治安监控系统有所不同的是,市公安局此次推广的视频监控系统,体现出高智能化和多系统高度整合两大特点。
此外,为降低建设、运营和维护成本,市公安局还要求各公安分局摒弃原有“营运商建设、政府租赁、公安使用”的旧模式,通过引入竞争公司、公安提出功能需求、政府划拨专项经费、公开进行招投标的新模式,不断提高安防系统设备质量和运维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