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济南高新区智能化监控系统BOO项目竣工仪式举行,标志着“天网工程”正式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以打造“平安高新”、“平安济南”为目标的“天网工程”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推动提升高新区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可靠保障。
“天网”能思考还能自我维护
早在20年前,视频监控已开始应用在城市治安、交通管理领域,但像“天网工程”这样全数字化、高度智能化的城市视频监控网却不仅能够“看”,而且会“判断”、能“思考”,还能自我维护。
据了解,高新区“天网工程”采用BOO(建设-拥有-运营)合作模式,中国电信济南分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维修及培训,提供给高新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城管局等部门使用。目前,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安装了威创70寸2*4DLP拼接大屏,配置了4台工作站,实现了全部320路视频、图像的查看;出口加工区派出所、孙村派出所、巨野河派出所、舜华路派出所4个分中心安装了液晶大屏,配置了2台工作站,实现了本辖区视频图像的查看及其他辖区视频图像的浏览。“天网”监控系统除了最基本的监控功能外,还具有人像识别、视频诊断、智能分析功能。
高新区智能监控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智能监控系统能对特定区域内可疑人员或车辆徘徊、逗留时间过长等异常行为进行监控,然后自动进行预警分析。记者了解到,智能监控系统除了能对异常行为进行智能分析之外,也可以对人员和车辆的具体信息、聚集密度、运行轨迹等进行预警分析,还能自我判断,及时催促进行维修,确保监控摄像头的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车辆信息识别功能可以帮助公安、交警部门在对被盗车辆或作案交通工具进行布控查缉工作中,精准地探测和识别车辆的形状、颜色、车牌号码等特征,并通过智能监控系统记录嫌疑车辆的运动轨迹和行进路线,迅速开展布控和查缉堵截工作。
天网工程打造“平安高新”
为深入推进高新区信息科技防控建设,全面提升维护高新区社会稳定的能力,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以打造平安高新、智慧高新为目标,经过多次科学论证,提出在高新区建设全国一流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并命名为“天网工程”。2011年12月21日,“天网工程”开工建设,4月1日起投入试运行。
在竣工仪式上,济南高新区智能化监控系统BOO项目验收专家委员会宣读了《高新区智能化监控BOO项目验收意见书》,同意智能化监控系统BOO项目通过验收。智能化监控系统既能对情报信息进行收集判断,又能可视化指挥调度、快速布控追踪,大大提升了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对于预防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将根据专家组的意见,不断完善、优化和提升系统功能,真正把高新区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功能与优势发挥出来。[nextpage]
高新区公安分局局长负责人表示,智能化监控系统建设遵循标准性、开放性、扩展性、先进性、上下互联性、安全性及易操作性等原则。在系统建设过程中,依托高新区高新技术优势,充分调动辖区企业承担社会公共安全责任的积极性,整合现有的资源,在解决方案、设备产品与工程施工等方面均将达到全国一流水平。高新区智能监控系统将为预防和打击犯罪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必将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可靠保障,必将为“平安高新”、“平安济南”建设保驾护航。
新一代“天网”推广价值巨大
由于原有的监控系统并不能满足社会管理的需要,新一代的城市视频监控网有着重大的推行价值。以高新区为例,现有监控系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现有监控系统的44个监控点全部位于高新区管委会及周边的几条道路上,由于辖区面积的扩大,监控点的覆盖面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现有的监控系统建设时间大多较早,特别是公安分局的监控系统建设于2004年,属于第一代模拟电视监控系统,其他系统有的是模拟信号,有的是数字信号,分局早期建设的监控系统图像像素低,只能进行基本的监视,达不到人脸和车辆号牌等识别的要求;现有的监控系统属于被动型监视,并不具备智能化预警分析功能,只有在发生案件后,才被动的调取相关录像。同时监控中心只靠工作人员观看影视墙,长时间观看,容易出现视觉疲劳,且由于监控系统摄像头多,监控中心监视器少,各个监控点并非每时每刻都处于工作人员监控当中。
以上各种制约因素,使得监控系统不能达到提前预警,及时主动发现重要情况的要求。此外,由于各监控系统之间孤立分散,录像调取分析十分困难。由于当前现有的各监控系统没有实现网络互联和数据共享,案件发生后,民警调阅与案件相关的录像资料,一方面由于视频监控系统不是智能化系统,人工方式对录像查看分析非常耗时;另一方面因为各监控系统处于孤立分散的状态,存储时间长短不一,所以有时很难获得全部的有效监控录像。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城市视频监控网的推行已经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