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中国也叫传感网,就是传感器加互联网,就是物物互联,感知世界。
通俗的来讲,物联网就是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网络传输,实现人和物体之间、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互动和控制。这些微型感应芯片包括电子标签、各类传感器、二维码等。它们可以获取物体的信息、状态、位置等各种内容,然后通过网络传递这些信息。
在未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小到手表、钥匙,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感应芯片,这些物体就被赋予智慧而充满灵性,可以变得人性化而好像是万事万物“有了感觉、有了思想”,可以帮我们做一些事情。比如,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什么样的水温比较适合。以前我们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场景,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将纷纷的照进现实,成为我们今后工作和生活很稀松平常的部分。
与目前我们熟悉的互联网相比,互联网是连接的虚拟世界,传感网则是连接物理的、真实的世界。
“物联网”概念是在2005年11月17日,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的。而在中国,从2009年8月7日温总理在江苏无锡视察时提出要大力推动智能传感网发展之后,物联网成为继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人们一直普遍关注的热词。
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物联网已经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普遍重视。在2011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列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各地政府情窦初开,纷纷地热情拥抱物联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相继提出要着力打造世界智慧城市,重庆也宣布要建立千亿级物联网产业基地。产业界更是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纷纷在各地成立起物联网产业联盟和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中国的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是处于世界前列的,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并且掌握“物联网”领域的世界话语权。实际上,早在1999年,中科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有两千多人的研发团队进行技术攻关,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同发优势。并且在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移动基站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
我们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相关技术的领先,更在于我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实现产业化的国家之一。在世界传感网领域,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但是,就目前来看,制约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技术瓶颈包括:产业化能力不高,核心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标准比较分散、体系还不完善,应用的规模和领域小、成本高,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等等。实际上,物联网技术最早是在军事行动和谍战领域开始应用的。目前才逐渐延伸到发展经济和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去年的上海世博会未来生活馆里就展示了像智能家居、智能交通、远程医疗、安防领域等等许多的应用。
比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安防系统和世博会门票都是典型的成功应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安防系统,就是由10万个散布在墙头墙角及路面的微小传感器组成的,这些传感器能根据声音、图像、震动频率等分析判断出爬上墙的究竟是人还是鸟、猫、狗动物,当这些多种传感器组成一个协同系统后,就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
而且,这种机场防入侵系统是由中科院无锡传感网中心提供的,由于效率高于美国和以色列的 “防入侵产品”,国家民航总局正式发文要求,全国民用机场都要采用国产传感网防入侵系统。
这样就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据了解,浦东机场直接采购传感网产品的金额为4000多万元,加上其他配件共5000万元。想想看,假如全国近200家民用机场都加装防入侵系统,仅此一项就将产生上百亿元的市场规模。
此外,伴随着2011年元旦钟声的敲响,今年元月2日消息声称,国家电网在无锡建设的第一座真正意义的物联网变电站西泾变电站正式投入使用。
科技引领未来,科技改变生活。尽管现在的物联网应用还在初级阶段,但是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从容舒适地生活在一个智能的城市之中,一个由物联网温暖环抱着的智慧地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