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2日上午9点左右,不断有人走进中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希望能从我国著名核反应堆和核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予那里了解到更多的核电及核安全知识。
半个小时左右,大约500人的报告厅几乎满座。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欧阳予院士做了题为《世界核电发展形势与提高核安全要求》的报告,其中有涉及世界核电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第三代核电批量建设和自主创新、我国自主化依托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确定、坚持核安全第一,认真吸取福岛核电站经验教训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报告结束后,欧阳予就公众关心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任何时候都要把核安全放在第一位,对正在运行的第二代核电站要严格管理和监控。应限制新建第二代核电机组的数量,并强化第三代核电的发展。”欧阳予总结到。
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表示,日本核事故发生后,国内公众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并发生了抢购食盐的情况,同时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核能利用的安全问题,这些都说明我国的核安全科普工作还不够。“为了帮助公众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全面认识核电站,深入了解核能利用及核安全的有关问题,有必要推出这场报告。”
作为中国科技馆“科技讲堂”第36讲报告,《世界核电发展形势与提高核安全要求》报告吸引了大批市民关注,但因为名额有限,只能够通过网上预约。
记者3月21日登陆中国科技馆网站进行预约时,已剩不到20个名额。
“虽然各种媒体都对这次日本核泄漏事故及各种防护知识做了介绍,但我们还是想面对面近距离地听权威专家的解读,以消除疑惑,这样的讲座以后应该更多一点。”一位市民在报告现场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此次日本核事故后,国内一些机构、组织及单位举办了不同形式的核安全科普活动。
3月19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主题为“核能·安全·健康”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潘自强,中国核学会顾问、国家核应急委员会委员俞卓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伟等三位专家在活动现场就当前最受关注的核能的安全利用、核与辐射安全、公众辐射防护常识等问题与媒体记者交流。3月18日,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乔登江等五位嘉宾在上海科技馆围绕“核能的安全与合理利用”的主题,向公众讲解核科学原理,并指导市民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
此外广西、福建厦门、安徽芜湖等地均举办了不同的核电科普展。而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核与辐射医学防治手册》也于近日出版,该书介绍了核辐射的概况、核辐射损伤及危害、日常生活中辐射安全、辐射损伤及放射病等内容,其中重点介绍了日本福岛核电站辐射事故的概况及辐射防护等问题。
一位业内专家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日本核事故,也是国内集中开展核安全科普工作的好时机。老百姓之所以去抢盐,说明他们还不了解基本的核安全知识,所以今后的科普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