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国内生物识别细分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生物识别技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在应用上初具规模,并且由于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用户需求,已经引起国内安防行业的普遍重视。但是,目前国内生物识别应用主要集中于门禁、考勤等方面,很多人认为应用面过小会造成各生物识别厂商竞争惨烈,生物市场将会成为一片红海,而实际上各生物识别厂商在门禁、金融、安全生产、出入境检查、考勤等市场中找到了适合自己技术优势和产品定位的细分市场,开拓了属于自己的蓝海。
资讯频道文章B

【安防知识网】国内生物识别技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在应用上初具规模,并且由于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用户需求,已经引起国内安防行业的普遍重视。但是,目前国内生物识别应用主要集中于门禁、考勤等方面,很多人认为应用面过小会造成各生物识别厂商竞争惨烈,生物市场将会成为一片红海,而实际上各生物识别厂商在门禁、金融、安全生产、出入境检查、考勤等市场中找到了适合自己技术优势和产品定位的细分市场,开拓了属于自己的蓝海。

  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最初的几十家产品和系统供应商到现在上百家覆盖指纹识别、人脸识别、静脉识别、掌形识别、虹膜识别、声音识别、步态识别甚至DNA识别等技术的生物企业,中国生物识别市场二十年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的。

  但是在应用模式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生物识别不同分支之间目标市场高度重合。据了解,生物识别在门禁、考勤、出入境管理等身份认证方面的应用占整个生物识别应用的85%以上,而众多的诸如司法、社保、医疗、教育、出入境管理、保险箱等应用所占的份额寥寥无几。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应用范围过窄将使生物识别竞争激烈,国内生物识别厂商根据自己使用的识别技术不同,“扬长避短”攻击其他生物识别技术,抢占其他识别技术市场,生物识别市场将逐渐成为“红海”,然而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

  指纹识别精准定位民用市场

  目前在国内,指纹识别由于其发展时间长,且发展速度比较快,并且经过多年的市场推广和应用,在门禁、考勤、保险箱、身份认证等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产品,同时由于其成本较其他识别技术低,更易推广和被用户接受,因此目前国内指纹识别的应用占整个生物识别应用约90%的市场份额。

  英格索兰安防技术经理黎剑表示:“指纹识别技术发展到现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其成本也在降低,体积也越来越小,但是在指纹破损严重或者脏的情况下难识别,另外还存在被采集、复制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指纹被复制问题,很多生物识别人士认为指纹的复制只是针对某种指纹采集方式所产生的问题,如果是超声波采集等高科技采集方式指纹的复制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但是相对的指纹采集成本也会成倍地提高。

  指纹识别目前主要面临的是普识率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的指纹是无法采集的,这里既有先天遗传的问题,也有诸如后天长时间的劳作或者疾病等原因造成的。“通过我们的调查,这样的比例大概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之间,比预期的比例要大。” 佛山华运科技总经理毛巨勇表示,“这就意味着,在一个需要采集基数很大的应用场所中,不可以采集的指纹数量会非常多,这种因素限制了指纹识别在面向公众的大型系统中的应用。”同时,指纹识别作为接触式的识别方式,不太适合医院等场所应用。

  因此,指纹识别更多地应用在中小企业的门禁、考勤以及对安防要求较低的身份认证和箱柜锁、电脑手机认证等民用市场,并且随着人们日益对个人生命财产安全与隐私的重视,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云计算开始进入产品推广阶段,如何保证云计算的数据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要点。握奇安全支付与可信计算产品线郭海兵表示,握奇通过将指纹产品Biokey和自身技术结合,实现了终端使用局域网预分配的IP 地址接入,服务器部署时不改动局域网拓扑结构及配置信息,远程及移动终端维持IP 地址预设应用等要求,为各行业专网和互联网等环境的远程及移动安全接入提供安全认证的应用。

  指纹识别技术与更多的产品领域结合,在中高端民用住宅市场获得重视。弗曼科斯电子有限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丁雄刚表示,目前高档小区和楼盘对自身的安全的重视日益看重,融合进指纹识别的对讲产品在人数较少的别墅区、高档楼盘等场所的应用正在不断受到关注。

  司法:人脸识别应用的新热点

  作为近年来最为火热的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一直被寄予厚望,其在应用上也开始逐步的走向成熟,目前人脸识别从使用上来讲主要分为主动识别和被动识别。主动识别一般应用于常规门禁、考核等场合,被动人脸识别在海关、通行检验等场合具有独特优势。

  上海道肯奇科技有限公司市场与运营总监傅源蕾认为,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瓶颈的突破和各方面技术的成熟,人脸识别技术的研发重心也开始从基础的核心算法例如数据的采集数量与质量的提高逐步转向了如何在市场应用中进行推广的研究。在人脸被动识别具有优势应用的海关等行业,由于港口码头不同泊位设置的出入口不同,使固定式的人脸识别设备不能解决需要检验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因此移动式人脸识别系统应运而生,并由上海海关在世博会期间得到成功应用。道肯奇市场与运营总监傅源蕾表示:“便携式人脸识别设备为人脸识别产生新的市场应用,今后的产品可能会变成更加轻便、体积更小的手持式设备,可以作为公安、海关等人员的随身装备之一。”

  相对于被动识别,主动人脸识别的市场空间更加巨大,在城市安全、黑名单追捕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主动人脸识别在视频监控摄像机距离目标较远且非配合状态下,极易产生运动模糊,另外,由于用户处于非配合的运动状态、活动更自由,因此侧脸和背对摄像机的概率大大增加。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户事业部副总经理石践说:“第一种情况,可以通过提升人脸识别技术来弥补的,目前汉王新推出的‘双目立体'人脸识别技术结合了二维人脸识别和三维人脸识别的优势,在大型档案管理系统和黑名单摄像监控网络自动监控中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同时,目前摄像机的高清化也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式。”

  随着中国平安城市、平安社区项目的深入发展,城市监控的高清化与普及化进一步发展,城市中的摄像机大范围的增加,使得人脸识别在人脸采集上通过多个摄像机,避免了侧脸和背对的问题,提升了人脸识别的质量。与此同时公安系统对城市监控、逃犯追捕、黑名单排查等功能的迫切需要,人脸识别技术将会在司法系统得到应用。汉王大客户事业部副总经理石践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别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具有隐蔽不被察觉和可事后追踪的独有优势。佛山华运科技总经理毛巨勇介绍道:“在视频监控最密集的城市伦敦,早已经应用到人脸识别技术进行黑名单追踪,国内将来也会应用到。”

  目前,主动人脸识别技术在一些小范围场所得到应用,深圳市纽贝尔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梅表示:“目前人脸识别已经在监狱项目中得到应用,不但应用在门禁而且在主要或唯一通道的摄像机中也有应用,能够主动识别出来往人员是否为监狱内部人员,有效达到了防尾随、反潜伏等目的。”

[nextpage]  掌形识别:指纹市场最好的弥补者

  由于指纹识别的普识率问题,使得指纹识别并不适合在采集基数很大的场所中得到应用,比如一家2万名职工的大型炼钢厂,就会有20-60名职工无法采集到指纹。同时,大量职工同时上下班进行考勤,对生物识别操作的便捷和认证速度都提出了很高的挑战。

  英格索兰安防技术华北区技术经理黎剑表示:“针对建筑工地和大型工厂的考勤,掌形识别由于其模板小、易于使用、对环境适应性强,且普识率较高等特点,在这些场所的应用上有更明显的优势。”而相比其他生物识别,虽然掌形识别在认证速度上有明显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其操作十分便捷,只需将手掌放在采集器上即可。另外,由于生物识别技术提取的是个人的体征,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存在个人隐私泄露甚至被盗用的可能性。而掌形仪最终存储的是三维特征,而且是经过分析后得到的数字化模板,对于其他人员来讲只是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

  但是,掌形和人脸一样是会变化的,手指变胖或者有较大伤痕都可能造成掌形识别的困难。“因为个人的手掌形状存在可变性,因此掌形识别不宜使用在应用频率过低,如半年使用一次甚至一年使用一次的场合。”英格索兰安防技术经理黎剑说道。

  指静脉识别:生物识别新里程

  作为主要生物识别技术中,使用个人身体内部生物特征来探测的指静脉识别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目前,指静脉具有非接触式、身体内部特征采集、活体辨识、辨识速度较快等优势,在2010年北京安博会上日立展出的指静脉识别技术在鉴别个人身份,具有高度准确,快速识别,简便易用,高度防伪等特点。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信息通信部高新产品销售部高级经理黄浩介绍说:“在日本已有多家银行将指静脉技术运用于ATM终端,储户在进行大额交易时需要跟之前预留的指静脉信息进行比对才能够进行交易。并且在日本采用生物识别技术的ATM终端中,日立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这足以证明指静脉识别技术的稳定性和成熟性。”

  目前,在国内市场由于指静脉识别产品的价格比指纹产品要高,因此门禁产品的主要应用还集中在金融,数据中心,司法等对安防要求较高的部门。除了常用的门禁,电脑登录等用途,还可以利用指静脉识别来实现电梯指定楼层停靠,考勤,个人身份认证,幼儿园安全接送等用途。

  日立信息通信部高新产品销售部高级经理黄浩说:“未来几年,国内市场对高端生物识别技术的需求会有所提高,目前还没有人对指静脉识别技术表示质疑,重点仍然在应用市场的开发。”

  虹膜识别普及?看政府!

  目前的国内虹膜识别市场尚处于培育期,虹膜识别产品种类少、价格较高、销量较少、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还没有开始,主要是松下、LG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一些公司和机构在开发产品,另外国内有多所高校如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从事虹膜识别的技术研究。

  虹膜识别推广主要难点除了技术上尚不成熟以外,高昂的成本也是重要因素。由于国内厂商掌握核心技术的比较少,大多数厂商只能购买国外的产品和支付高昂的专利费用,同时在硬件方面对摄像头和光源采集的要求非常高,造成制造成本的升高。

  由此,虹膜识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其在国内生物识别市场和前景主要依靠政府的采购和推动,但是目前在应用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尚未引起重视,缺少相关的政策引导。据了解,当前虹膜技术在国有大型煤矿和军队要害部门中有所应用。带动虹膜识别在煤矿的考勤方面尝鲜的主要原因有,近期矿难使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矿山人员的安全监测和管理;煤矿工人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指纹有不同程度的磨损,特殊的工作环境使面部被煤灰覆盖无法使用人脸识别;煤炭行业客户能够承受虹膜识别产品的价格。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每种生物识别技术的发明都是有它的需求和针对性场所的。因此并不存在某种生物识别技术代替另一种技术,对用户来说也没有绝对的某种生物识别技术比另一种技术要好。佛山华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巨勇认为:“用户在选择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时,应该根据自身应用的情况、要求、环境因素、安全性等诸多因素来进行比较和决定。不同的识别技术对用户来说没有好不好,只有对不对,套用一句老话来讲,‘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另外,用户在选购生物识别产品时,已经越来越理性,不再是以产品的价格为唯一导向。过去很多用户,单纯的从价格的因素去衡量,没有考虑到自身的环境应用特点和安全级别,选购相对成本较低的指纹产品。这也是国外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产品,都分别占有或曾经占有1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国内指纹长期占用超过85%市场份额的原因。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国内用户对生物识别各个技术之间的优劣点了解得更加清楚,会根据自身实际的需要去选购不同的生物识别产品。同时,过去一些指纹产品用户,随着对生物识别技术的了解开始逐步转换成适合自己的产品,这个市场也引起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厂商的关注。

[nextpage]  不会有竞争,只会有整合

  在国外生物识别市场中,中大型生物识别系统如警用指纹、生物特征护照系统、社保系统等占据了生物识别应用市场中的绝大部分,而国内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门禁、考勤等小型产品应用,未来国内生物识别技术在大型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将对国内生物识别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双重甚至多重复合生物识别技术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采用多重生物特征整合识别技术可以获得比单一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更好的识别性能和可靠性,并增加伪造人体生物特征的难度,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据了解,目前多重生物识别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在系统能接入两台不同的生物识别产品;另一种是将两种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融合到同一产品中。第二种方式不是简单整合,而是将两种不同的识别技术用融合算法进行同一管理,使得计算效率和准确率得到几何级的提高,并且更易携带与安装,该方式将会是未来生物识别整合产品的主流。目前,国内已经有企业将掌形和掌静脉,指纹和人脸整合在同一识别产品中,如中控已经推出将指纹识别、面部识别、RFID技术相结合的考勤机。

  采用多重生物识别技术来适应未来大型系统对生物识速度和准确性的严格要求已经成为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共识,国内外厂商都纷纷对此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由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专业性和多数生物识别厂商只针对一种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研发的现状,采用另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与自身产品进行整合不仅仅是技术研发的问题,还包括了对所采取的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特点了解、是否与自身技术相适合等,同时高昂的专利技术费也是厂商生产多重生物识别技术大规模生产的瓶颈。

  目前在生物识别市场中,除了国外大型公司如L-1、Sagem采取并购整合的方式获取识别技术外,更多的生物识别厂商选择与其他生物识别厂商合作,共同开发和推广多重生物识别产品。未来,国内生物识别厂商除了巩固各自细分市场的优势外,在大型系统的应用中会拿取更多合作以多重生物识别产品去赢得项目和市场。

  由于生物识别各技术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重合,都会有自身优势的市场,同时生物识别厂商在数量上相比其他行业较少,因此生物识别市场并不像外界眼中看到的是一片竞争激烈的“红海”,而是在看似“红海”的表面下,每一个生物识别技术厂商都在开拓着自己的蓝海市场。以近期生物识别厂商最关注的金融行业为例,在一个几十人的储蓄所中,低级授权与认证正普遍从密码、卡向指纹更新;而需要工作人员和保安人员每天进出的存取纸钞的金库则开始使用操作便捷、安全性能相对较高的掌形识别;在ATM机上,如果摄像机无法辨认取款人脸部轮廓,交易将无法进行;而总行的机房、数据中心等关键部门,静脉识别已经广泛的被推广。

  由上可见,生物识别厂商仍然有着各自的细分市场,并不存在谁代替谁的惨烈竞争。英格索兰安防技术经理黎剑认为,每个生物识别技术都有着自己应用的特点和场合,各生物识别厂家应该根据自身的设备和技术的特性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中精耕细作,发掘更适合自己产品应用的垂直市场。

  当然市场的进步是不会停滞的,生物识别市场总体的应用范围还是过窄,应用的行业跟其他产品相比还远远不够,这需要广大生物识别厂商共同开拓、做大市场,而非“扬长避短”地去攻击其他识别技术,相互之间抢占市场。根据国际生物识别集团(IDG)预测到2012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预计会达到74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由政府和国家级的大型项目的应用,相信在国内随着政府对社会信息资源整合的愈加重视以及给予生物识别产业更有力的支持,未来中国生物识别市场将会无限发展。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资讯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百科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资讯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