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1998年,美国好莱坞有部大片叫《全民公敌》,让我们见识到了高科技监视系统的厉害。时过12年,电影中的情形正日渐成为现实。走出小区门口,驾车行驶在路上,踏入单位的电梯,随处可见的视频监控与市民的生活越来越密切。从“空翻哥”遭遇车祸时的神奇空翻,到去年“抡车男”面对歹徒的英勇表现,我市的视频监控是这些精彩片段的第一记录者。温州的视频监控有多少?这些视频监控发挥了哪些功用?在带来安全感的同时是否与市民的个人隐私构成冲突?就此,记者采访了温州市公安局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了解更多有关视频监控的事。
从46个到数以万计
张安娜是市公安局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安娜介绍,我市的治安视频监控是从2005年正式起步,由政府投资的第一期街面监控系统只有46个。目前,全市已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点20614个,其中接入市公安局内网共享平台10155个,加上企事业单位内部、居民小区等的监控,社会资源自建点87110个,合计107724个。
这些视频监控系统基本覆盖全市中心城镇、重点集镇、主要街区、繁华路段、公共场所、交通路口重点部位和治安混乱地区,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重点区域、部位、点面结合、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公共安全监控系统。
两个案件“捞回本”
在经济欠发达的泰顺县,2007年视频监控一期投入60万元,系统建成仅3个月就利用监控成功破获了“1·15特大诈骗案”(案值35.5万元)、“3·1特大盗窃案”(案值18万元)等案件,被当地人夸为“两个案件就赚回了成本”。
我市社会治安面临长期的压力和挑战,单纯依靠增加警力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是不现实的,要求公安部门向科技要警力。随着系统建设与应用的不断深入,视频监控在治安防控、侦查破案等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此外,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管理和便民服务等方面也发挥功效。例如,今年市区启动34处视频监控低洼地,市政部门共享视频监控,对低洼点水位实行24小时不间断远程监控,根据雨情调度,发挥现有排水设施的功效。
老式小区监控待加强
据了解,我国目前对视频监控的安装还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法律规定,社会力量安装的监控特别是小区监控是一个薄弱环节。在一些老式住宅小区里,未配置安防系统或安防系统已过维保期,存在监控设备损坏,图像模糊,系统无人维修、保养甚至闲置现象。这给警方第一时间破案带来一定难度。
据了解,市建设局物业管理处已明确将“小区安防系统运行正常”纳入到各物业管理公司的年度考核、晋级考核中。
市公安局已起草《温州市安全技术防范居民住宅小区建设要求》上报市政府,目前正在市政府法制办审批阶段。
三年新增4万个
视频监控既有效地提供了图像依据,更有效地弥补了警力缺乏的实际困难。但我市目前的视频监控点控制面不够广,社会监控资源整合度不高,监控盲区较大。为此,我市制定了视频监控3年规划,新增4万个视频监控,力争面上要逐步从“卡式”拓展到“网状”,实现卡得准,网得住,点上要严格执行“必装”,案件高发区域和重点部位实行全覆盖。
根据规划,视频监控将构筑3道卡口防线,包括市际卡口、城际卡口、路际卡口。卡口防线建成后,就如布下“天网”,可以记录所有进出温州市的车辆信息和车内人员的面部特征。
新规划还要求构筑高清视频监控网络,从“看得见”提升到“看得清”。据悉,早期的视频监控约为10万像素,而高清视频监控可达500万像素以上。记者通过市公安局高清视频监控,从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车牌信息和路人的面部特征,拉近后甚至可以看出路人身上的服装品牌。
如何保护隐私
市民颜小姐在住宅区的门口发现了一个新装的摄像头,对于经常加夜班的她来说,心里感到踏实了许多。但也有市民表示担忧,越来越多的视频监控会不会影响到隐私权。
对此,市公安局科技处副处长杨晓东介绍,现有的2万多个治安视频监控尚未接到市民侵犯隐私的投诉。倒是有些市民出于安全考虑,申请安装视频监控。这说明治安视频监控还是得到大部分市民的理解。
杨晓东解释,治安视频监控的安装是公开的行为,安装处会明确提示“你已经进入了警方的监控区”,起到震慑犯罪分子的作用。
对于视频监控的安装,市公安局有严格要求,摄像头不会对准居民的家里,一般都是面向主要交通干道、公共场所。同时,视频资料的使用也有保密要求,公安内部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申请获得账号,而且各种账号的权限不同。
法律界人士认为,摄像头可能会引起少数人的不适,但如果把它上升到侵犯隐私权的高度,则有些过于敏感。所谓的“公共场所”,就是推定人们会放弃隐私行为的地方,一般来说,人们在“公共场所”的举止是不需要保密的。
在公共场所的隐私权保护和公共安全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上,专家认为需要双方的努力,一方面,普通公民在公共场所要遵循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作为行使公权力的一方,需要加强制度建设,防止权力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