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介绍,风景区已先后获得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旅游目的地管理奖“四顶桂冠”;自2003年以来,风景区每年递增10万游客,旅游收入年增加1亿元以上,目前年接待入境游客数已直逼30万人次。
“黄山最初打开大门迎接海内外游客时,无论是旅游接待,还是景区防火、防虫,古建筑、古石刻保护等等,基本都是‘被动应付’式的。”25年前大学一毕业就进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工作、如今已成为管委会党委书记的许继伟回忆说。
“等客上门”的被动式管理使六大游览区发展很不平衡:北海一带常常人满为患,而其他景区则十分冷清;大部分游客从南门进入黄山,从而使云谷寺索道旺季时排队等候需两三个小时。发生拥堵时,连工作人员都难以挤进人群,游客不满情绪可以预见。
如今,在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指挥调度中心46平方米的DLP大屏幕上,电子门禁及票务系统可以通过数字及图表形式分类显示每个索道票口和门票口的实时人数,一目了然。
“每当节假日游客高峰期,通过这个系统的实时数据分析及历史资料对比,管委会可以提前预测哪些景点会出现多路游客交汇高峰,从而提前组织分流,改变了过去造成拥堵后疲于被动应付的局面。”管委会信息中心主任梁焱说。
从DLP大屏上,记者还看到了防火队员姜卫华正在景区慈光阁附近巡逻。梁焱告诉记者,利用GPS定位,防火员、交通协管员、治安工作人员适时位置、运动速度和轨迹都可确定,一旦发生情况,可通过电话或短信平台指挥调度最近处的人员前往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应对能力。GPS等高科技手段覆盖了黄山风景区森林面积的85%,已保持连续30年无森林火灾纪录。
目前,数字化基础网络已在黄山风景区实现了全覆盖,视频监控系统也全面覆盖了核心景区主要景点,黄山因此位列全国景区第一,荣获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风景名胜区数字化示范基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