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底,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ISO/IEC JTC1国际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WG7)会议上,正式确定中国专家担任我国主导提出的第一项传感网国际标准《智能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支撑服务和接口》的主编,并通过了由我国提交的第一版标准草案。同时,确定我国多名专家担任传感网系统架构部分标准的主编和联合编辑。这意味着我国在总体架构和核心技术层面开始主导传感网国际标准的制定。
我国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早在1999年就开始物联网研究,与国际同时起步。当时,国际上是以理论研究为主,采用以网络为核心的主线来发展。而以刘海涛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起步之初就从应用实际出发,坚持以感知为主线进行推进。
如今,身兼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多个职务的刘海涛,率领着一支近400人的研发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发团体已发展成为一支集聚了研发、管理、工程、市场等方面优秀人才的骨干队伍,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国际领先的传感网专业研发团队。该团队目前是国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物联网方向总体课题、标准测试验证平台课题、设备制造与产业化课题、若干应用示范课题、关键技术课题的牵头承担单位,是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他们提出的标准体系、系统架构和演进路线等顶层提案,已被ISO/IEC JTC1国际标准认可,成为国际传感网标准化的主导力量之一,使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少有的国际竞争的话语权。
2010年3月,我国主导提出的第一项传感网国际标准《智能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支撑服务和接口》在ISO/IEC JTC1正式立项,这是我国首个牵头在传感网国际标准中立项的项目。2008年6月,首届ISO/IEC JTC1国际传感网标准化大会(SGSN)在上海召开。2009年10月,ISO/IEC JTC1正式成立国际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WG7),我国成为国际传感网标准化的主导国之一。
目前,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已建立11个标准项目组,正在制定传感网总则、术语、网络、安全、标识、测试、接口等10多项国家标准,预计2010年底将完成草案编制工作。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起草的机场围界传感器网络防入侵系统技术要求、面向大型建筑节能监控的传感器网络系统技术要求等两项行业应用规范,已获工信部批准正式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