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第二监狱越狱案告破。4名逃犯中的一人在抓捕过程中拒捕被当场击毙,另外3犯相继被擒。
据悉,10月17日14时27分,正在呼和浩特第二监狱三监区正常劳动的罪犯乔海强、高博、李洪斌、董佳继,突然将三监区当班民警兰某某刺杀,将民警徐某某制服后捆绑起来并脱掉徐的警服。之后,1名罪犯穿上警服,其他3名罪犯换上便服,拿着当班民警的进出监狱门卡连闯四关,最后打伤监狱门卫强行冲出大门,在监狱大门外劫持了一辆出租车后驾车逃脱。逃犯中两名死缓、两名无期,年龄最大的28岁,最小的21岁。
这次抓捕行动前后用时67小时,抓捕过程中一名公安民警受伤。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公安机关出动公安民警7300多名、武警官兵5000多名;出动车辆2000多台;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等盟市公安机关共清查旅馆1647家、洗浴中心339家,娱乐场所等4092家、网吧401家,共清查人员47500多名、车辆24600多辆。
越狱逃犯出逃线路
案件告一段落,人们开始反思监狱的管理问题。为什么一所被司法部命名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地方会发生此类安全事故?笔者主要就此案件对安防行业的思考做如下分析。
1、 设备是死的,只有人防+物防+技防才能确保高安全性
安防系统要发挥作用,除了提高设备技术含量外,管理的到位至关重要。四个重刑犯,身边两个警力。杀死一个警察,另一个捆绑起来换上他的衣服,这都需要一个过程,为什么整个过程没有被人发现?是不是同步监控看到了,没有值班的人员,或者周围没有视力可及的站岗人员?
据称,罪犯从劳动的地方走到监狱大门的过程中,前面正好有另外一个狱警。前两道门顺利过关,第三道门,也就是红外线门,前面的狱警过去后,红外线有一个时间间隔,他们也趁机挤出去。这也是管理的问题,所以设备是死的,只有人防+物防+技防才能确保高安全性。
2、安防系统还需要提高可靠性、联动性、智能性
据介绍,监狱出入门禁均需通过“鹰眼”系统(把眼睛对在机器上核实身份),而且这套红外线识别系统是国庆节前刚刚装上的,就是为了能够增加监狱的安全系数。为什么没有起到作用?犯人只是换上了警察和工人的衣服,他就混出去了,说明识别系统还有待于完善,需要增加智能识别功能。也有传罪犯杀害警察,用其手指指纹开门,如果是真,指纹系统如何突破活、死手指的辨别是一道坎。
安防系统建设的目的和安防产品的功能是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其可靠性要求是非常高的,社会效益也很巨大,价值不能也无法与其它技术系统相比较。如何提高监狱安防系统的可靠性、智能性,以及监控、门禁、报警等子系统的联动性,值得深入探讨。
3、安防系统需按规范安装
罪犯做案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据资料显示,罪犯劳动的地方距离监狱大门大概有一公里的路程,在这一公里,有菜地,但是没有明显的遮挡物。难道这么长的时间里、这么广的领域里都没被摄像头监控到?摄像头安装是否合理,有没死角?
监狱作为高保安性场所,安防系统的建设应该是经过规范的设计、施工、验收的,监控设备安装的合理性应该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