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开局的2001年,正是中国宏观经济出现重大转机为房地产市场拓展发展空间之时,上海市亦将房地产业明确列为经济发展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上海房地产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时期。恰逢如此大好时机,上海源和成立,正式进入安防工程商行列,主攻房地产、智能建筑等领域。历经八载,随着企业业务的拓深发展,源和逐渐成长为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专业公司,涉及IBMS系统集成、楼宇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等业务,先后为政府、房地产、商业建筑、能源、教育、企业等众多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参与建设了上海环球金融大厦灯光调控系统、上海丽笙大酒店弱电系统、上海云间绿大地别墅区弱电系统等重大项目。近年来,上海源和更是以年均50%的成长率跻身上海系统集成企业20强。
与上海一些主流系统集成企业拥有科研院所、政府背景不同,上海源和作为民营企业,从安防工程起步,其发展充满了艰辛。“也就是在这样的磨砺中,源和从一个只有十几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五十多位技术人员、一百多位施工专业技工,具备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拥有建设部建筑智能化工程甲级设计资质、建设部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上海市公共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施工一级资质、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等条件,年营业额近亿元的系统集成企业,”上海源和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永春介绍道。
管理先行,强化服务
源和的发展壮大,归功于企业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傅永春表示:“如何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管理的完善。”为此,源和导入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在方案设计、工程管理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实现标准化管理。“该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就是:重进度、重质量、重成本控制,以及重工程安全管理,另外,在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也都严格按照程序执行。”
例如,在方案设计方面,由业务人员根据业主、客户的反映,综合当前市场需求、最新产品情况提出初级设计方案,在经过公司、业主的认可后,再交由技术部设计进一步的方案,该方案需要通过品管和公司高层的审核批准后才可以开始实施。“设计、效核、审批均严格走评审程序,除了技术部内部评审,还需要业务部、采购部等相关部门审核,方可将设计方案提供给业主。”而在采购产品前,则严格考察供货商的实力,并认真检测产品的性能、参数等,特别是需要从使用过的工程商或用户那里去了解实际的使用效果——采购部完全听取工程部意见,如果工程部认为产品有问题,则直接一票否决。[nextpage]
而在工程管理方面,则实行严格的监督政策——公司成立企业管理部,每半个月都会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项目部、施工队也要通过自检来规范工程施工,且监理会对工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验收,几方面综合起来,可以满足用户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我们所有工程建设都会经历‘调试—验收(包括试验收、预验收)—试运行—正式交付使用'的阶段。”除了对内部进行严格的管控,傅永春认为还需要供应商的“协助”,他希望厂商、代理商如果是在异地销售产品,最好在当地有库房存放货品,以快捷应对维修、退换之需;而在利益共享的同时,也能够与工程商共同承担资金风险。
在售后服务方面,源和则会在合同内明确承诺保修期,并指出“在保修期之内如何做,保修期之后又如何做,以及对人员、时间怎么安排”等,公司各部门严格执行合同,提供完善的服务,以确保业主无后顾之忧。
走出上海,布局全国市场
尽管在上海建筑智能化领域已经逐渐建立了优势地位, 但源和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傅永春表示,“原来我们主要面向房地产项目,公司规划扩大业务项目范围,希望拓展政府、电力、电信、展览馆等领域业务。” 市场的需求要求企业要努力去提高自己,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源和为了介入更多的领域,不断完善自己,逐渐具备建筑智能化、安防工程、信息系统集成等领域资质能力。“想要多拿项目,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资质和实力,”傅永春笑言,“打个比方,我们的胃口比较大,这就要求我们的嘴巴和消化能力要足够大,即争取越来越高的资质和更强大的实力,只有技术、管理等能力都上去了,我们才能够吃得更好更多。”
除了对行业领域进行纵深拓展,源和也已着手进行区域扩张横向发展——走出上海。“源和经过七八年的发展,希望走向全国市场,而上海地产开发商的业务转移也带动了源和业务范围的战略性拓展。”傅永春介绍,由于上海的可开发土地越来越少,上海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将目光投向周边及内地城市,带动了源和的业务朝向上海以外的开发热点城市。据介绍,目前,源和已经在天津设立办事处,重庆办事处也即将启动,以应对天津、四川、重庆的开发热潮;而上海周边城市如苏州、南通、海门等,也是源和的重点拓展区域。
百强目标不是梦想
通过不断的业务拓展和区域扩张,并坚持对企业内部进行严格的管控,努力学习和掌握业内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同时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系统和完善的技术服务,“在未来5年内,源和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全国前100位的系统集成企业,”傅永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