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北京电力电缆公司的电缆网运行监控中心响起了警报声,提示有人非法开启电缆井盖;中心电脑屏幕上准确定位出被开启的井盖位于朝阳区的一处居民小区内;同时,电缆隧道内的摄像装置自动开启,锁定了进井人员;片区的电缆巡视员也已驾车赶往出事地点。从发现到处理结束,全过程仅10分钟。
3年前,类似事件只有通过3个月一次的隧道巡查才能发现,也几乎找不到事件责任人。信息化电缆监控网络为首都供电安全穿上了一件智能防护服。
“作为首都,北京的电力安全不容许有任何差错。”北京电力电缆公司副总经理李华春说。目前,北京市220千伏电缆线路和电力隧道总长都超过了550公里,规模位居世界所有城市前三位。
传统的电缆网监控被形象地称为“看堆听响”:“看堆”就是围着电力设备转着看看,一般也发现不了什么毛病;“听响”就是有了事故就赶紧抢修。李华春表示,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很难发现安全隐患,主要靠事后抢修。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北京电力电缆网监管的难度不断加大。使用信息监控手段,保障首都供电安全成为必然趋势。
监控中心建设之前,国内对空中输电网络的管理技术已比较成熟,但对地下分布的电缆网监管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即便在国外也很少。
为最大限度保证项目成功,“我们先立一个科研项目,再在国内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研发,最后分批、分期建设,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完善系统。”李华春说,“作为一项科研成果,我们拥有系统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2006年北京电力电缆公司引入北京恒泰实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电缆网设备进行总装和集成,将之前分散的多个监测系统统一到一个平台上。改造后,北京电缆网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迅速提高,特别在专业管理、状态检修、隧道监控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经过两年建设,电缆监控系统圆满完成了2008年首都各项重大活动,特别是奥运会的保电任务。
城乡电缆网络井盖防撬、电缆盗割一直是个难题,之前将井盖密封住或做伪装效果都不好。北京电力电缆公司采用了双井盖的设计方案,在普通的井盖下面再内嵌一个黄色的防盗井盖。进井人员必须事先通知监控中心要求远端开井;强行进入,监控中心就会自动报警。到今年底,北京所有的电缆网井盖都将安装智能防盗系统,以前北京每年都要发生20多起盗井盖、盗电缆和非法入井作业事件,届时有望基本杜绝。
不仅井盖智能监控系统,电缆测温、接地电流、隧道进水监控等系统都发挥着巨大作用:2008年中心检测到两起隧道进水和一起电缆过温隐患,经过及时治理,为国家挽回几百万元的损失。
从“每天守在电话机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到现在“中心的数据报告呈上来,网络、设备情况一目了然,就可以做一些系统的防微杜渐规划”,李华春的工作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李华春希望,进一步完善自动化监控工作机制,提高监控人员水平,为首都电缆网打造更强大的防护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