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视频监控、家庭红外线报警、耕牛脖子上套上电子锁……在上高,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在农村,处处散发着社会治安科学防控的浓浓气息。
“将信息化引入社会治安防控,提高了驾驭社会的防控能力和破案能力。”上高县公安局纪委书记郑华奎欣喜地告诉我们,自去年4月以来,全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托公安信息网络和公安警务平台,建立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起到了“事前震慑、事中监控、事后取证”的重要作用,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今年3月,治安案件发案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
城区增设“巡逻警”
冒着蒙蒙细雨,我们来到县人民医院监控室,只见6台坡面电子显示屏上红灯闪烁,81个视频方块跳跃出不同画面。操作员刘永新说,这里日常人流量不低于3000人次,小车流量也在200台次以上,摩托车更是不计其数,以往偷盗、治安纠纷时有发生,装上视频监控以后,从此“天下太平”,没有发生任何纠纷和案件。
整合金融、企业、公共娱乐场所、居民小区的电子监控资源,这只是该县社会治安科技防控的一个缩影。为了逐步建立覆盖城区的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该县全面启动信息网络三级平台建设。即:县公安“三台合一”联动指挥控制中心为一级平台,派出所辖区监控室为二级平台、小区(单位)等社会面控制为三级平台。三个平台并网联动,实现监控资源共享,达到视频监控无空隙。根据社会面监控系统拍录的图像信息及接处警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治安形势科学分析,及时找准防控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勤务方法提供帮助,及时将警力压向案件高发时段和地段。去年以来,通过视频监控发现破案线索10余条,直接破获案件20余起。
家庭有了“保安员”
“江伟,你家装了红外线报警器,有用吗?”在和平路北端的县“110联动安防中心”控制台前,记者随意拨通了一个显示“布防”用户的电话。“很好,可省心啦!”江伟是名医生,因夫妻都要上班,小孩上幼儿园,家里没人时曾被小偷“光顾”,闹得他心神不安。家里安上红外线报警装置后,他只要出门前按下“布防”开关,家里的门窗等部位就会在安防中心的视频上显示,遇有“情况”就会有人及时上门处置。
在上高街道或是居民楼门前,除门牌号码外,还有块蓝底白字的牌子豁然醒目,上面写着“110联动安防区某号”。这是县公安局出台的一项社会化服务新举措。他们为了加强对社会治安的防控,针对“上班族”白天离人和部分居民散住没有保安服务的实际,积极向住户推广红外线报警器装置。他们专门成立“110联动安防中心”,发现偷盗或火警等情况,110民警就会立即出动。这一创新方法很快被城乡家庭所接受,并且有效地遏制了家庭和商铺被盗案件的发生。目前,全县已有450多个城乡家庭和临街商铺安装了红外线报警器。某服装店经理朱志高说,以前晚上住在店里也不安心,自从装了红外线报警器后,不仅再也不需雇人守店,而且心里也踏实多了。
耕牛系上“平安锁”
乘车在上新公路前行,道路两旁泛着新绿的田野里,偶尔能看见几头耕牛正在悠闲地啃着嫩草。同车的塔下乡派出所教导员张喜才说,往年这个时候,农民最担心耕牛被盗,现在这个问题算是彻底解决啦。
张喜才说的解决办法是一种名叫“气死贼”的电子防盗报警绳索。这种报警绳索一头拴在牛脖子上,一头连着农户家的报警器,只要绳索被刀割断或是被火烧,都会响起“呜…嘟,呜…嘟”的报警声。2007年,上高给全县960头耕牛试装了这种报警装置,当年耕牛被盗案件实现了“零发案”的纪录。去年,该县将这一方法在全县推广,并且延伸到规模养猪户、养鸡户和农村贵重物品保护等方面,同样实现了耕牛、生猪和农村贵重物品“零发案”纪录。
在塔下乡塘富村,村会计舒桂根手里拿着一根崭新的电子防盗报警绳索,一边演示一边高兴地说,县里非常重视农村的治安科技防范工作,不仅为每头耕牛装上了电子防盗报警绳,而且养猪户、养鸡户也采取了这种措施。目前,全村120多头耕牛,23家规模养猪户都平安无事。现在的农村治安环境真正是大大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