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人大常委会获悉,近期,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珠海市贯彻实施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珠海市对全市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进行24小时巡查,并安装电子摄像头实施24小时监控,确保水源水质安全,根据环保监测部门的监测,2007年,珠海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9%,确保了广大市民的饮用水质安全。
珠海市目前建有各类蓄水工程133宗,主要取水口有9个。经过多年的建设,珠海市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供水系统,珠澳两地城乡生活和生产用水基本得到满足。为加强对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区的保护,全市划定的水源保护区都设置了明显标志 “饮用水源保护区界碑”。安排了专职人员,对水源保护区进行24小时巡查,并安装了电子摄像头实施24小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水源的各种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全市20多个河流取水点保护区和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清查其附近影响水质安全隐患的排污企业,查处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违章建筑、码头、垃圾堆放场、水上娱乐、网箱养殖场等破坏水环境的设施,清查在禁设饮食店的河段范围内的各种违规行为,确保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
为了补偿在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区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的农民,珠海市采取多项措施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群众的收益和生活水平。2007年,市财政专门安排了660万元,扶持水源保护区的经济发展。2008年3月,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将《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扶持机制》确定为大会议案,目前,市政府正按办理方案抓紧办理。
此外,为确保农村饮用水保护工作,市政府按照省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建设总体规划和“十一五”工程规划认真抓好农村水改工程,分期分批逐一改造,全市纳入水改范畴的西部地区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和抄表到户已经基本完成,农民真正用上了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政府部门还采取引导农民实现生态养殖、禁用剧毒农药、对禽畜废渣实行综合利用等措施,有效减少种养污染,保证了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