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招标承办的单位和使用的单位是不同的,在工程实务上的推动会有落差。譬如说接案的人所搜集到的条件,到当时进场看到的条件有时落差很大,这时候需要跟业主以及公司说明与协调状况。
举例来说,多年前敝公司接了台中港区的案子,由於港区平时受到管制,即使招标前任何安装厂商也不能进入工地勘查了解实际状况,只能被动地接受由业务人员从业主那里搜集到的资讯再进行研判和规划。没想到接案後进到现场,发现台中港因没有屏蔽,加上东北季风吹袭得很厉害,沙与风都很强劲,以及海盐对建筑或设备等侵蚀的情形,都比工程人员想像中来得严重许多,虽然工期排定半年,但是原来选购的设备装了才两、三个月,摄影机氧化的情形惨不忍睹,几乎都要重换,成本也需要重估,就要赶快进行紧急协商的工作。
虽然公司之前已经做过同样是港口的基隆港的案例,但是基隆有小山屏蔽、海风不易进来,情况和台中港十分不同,所以工程人员不但多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同时学习到,工程经验有时还是有个别差异,绝对不能完全以经验法则来断定。
由於工程人员对业主的电线电路位置并不熟悉,即使有蓝图也未必完全精准,有时需要跟办公大楼/工厂的员工沟通,若沟通效果不良时,工程人员还是要将身段放软,了解负责工厂的主要人员是谁,做有诚意的沟通。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同一家公司的A采购建议某工程商、B采购建议另一家工程商来做安装工程,当B所建议的工程商得标,并进驻现场安装时,A采购通常会有微妙的心理,对得标的工程商多所刁难,甚至批评所选用的摄影机不理想、施工方式有问题等,会让现场人员十分尴尬,要是该名人员是对现场布线和状况最了解的关键人员,会让工程人员无所适从。
就像是上述的状况有时候会发生,深究问题的时候可就周边人员去了解、挖「八卦」,譬如他身边的人私下说「他过去发包都是『找自己的人/班底』」,就了解原因是他不信任、不接受承包单位建议的工程商,了解这层原因後,得标的工程商要主动去拉拢和使用单位的距离。
该如何表示善意,以加快协调的速度呢?其实不难,工程进行接近中午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起吃个饭,增加熟悉与联络感情,至於暗示需要喝花酒的情形已经愈来愈少了。除此以外,买烟或槟榔也是略施小惠的方式;有时候我会跟我的弟兄说「你可以不吃槟榔,但是可以去买槟榔(给业主的配合工程人员)」,因为大家都是在做事,只要施工顺利,这些都是人情小事,我还开玩笑地说「这是让你们有机会去看看西施」。
如果上述方法还是很难打动对方,可以深入了解对方休闲嗜好,如果他喜欢玩电脑,顺手送他一个电脑周边的小东西投其所好,也是很体贴的做法。其实只要能够打动对方的心,对方一定也可领受到工程人员愿意把事情做好的用心,也就少一些阻挠,甚至可以协助工程商尽速完成。
当然也遇到非常理性的使用单位,他会要求多做一些工程、多装一些设备,到时候竣工时他可以跟承办人员表示因在他的监督之下,所以多做一些绩效出来,若对方提出时,工程商也可以就这部分做协调。
了解协调单位
虽然工程商服务的对象是业主,但由於「招标承办单位」和 「使用单位」不同,所以对工程的影响也不同。例如工程「招标承办」的单位,对工程商而言,是影响提案、招标承办、采购规划等工作的单位;而「使用单位」,则是对施工实务造成影响,如进现场拉线布缆、安装、维修等。本文暂不讨论提案与业务部分,现在就对後段影响的工程协调进行说明。
与人协调是大学问
除了在对「事」的部分,还有对「人」的部分更需要协调。如同最前面所说,虽然理论上办公大楼/工厂的业主应在装设监视监控设备前告知全体员工,并解释公司的做法,但是大部分的业主通常略过这个动作,直接找工程人员来安装。当工程商在办公室里加装摄影机的时候,员工通常会觉得心里不舒服,觉得自己的举止受到监视,进而排斥「公司派来的」工程人员。
察言观色无往不利
虽然工程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对安装技术等专业训练,但是更要懂得「察言观色」,如果在开工的时候就受到消极抵抗,甚至刁难的时候,一定有些「故事」,工程主管要设法去了解来龙去脉,并安抚与化解这些「人」的问题。
用心是协调的开始
谈工程技术,是没有模棱两可的,只有「对」与「错」的答案;但是在业务面,以及工程协调的部分却有弹性的空间,说得夸张一点,就是「牛鬼蛇神都得打点好」。
协调不成造成双输
如果上述方法都不管用的话,应该如何做?最下策的方法,就是依照合约强制要求,诉诸书面化,不过整个局势摆硬了是双输局面,受伤最多的通常是工程商。 安装工程难免遇到很多需要协调的问题与压力,所以一定要从工作中找乐趣。例如有一次我在西滨拍摄工程记录,无意中记录到夕阳西下之美,看到夕阳无限好与辽阔的天际,一时忘了连日在工地发生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