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刘希清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 整编/胡学慧
平安城市建设步入“新常态”
平安城市发展正进入一个由市场驱动的常态阶段。在新的安全形势与社会氛围下,要站在综合安防的角度规划设计平安城市技术系统;同时,平安城市工作应该成为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
从井喷期到常态期
科技强警战略和“3111”试点工程两大项目,昭示着平安城市建设在中国正式启动,不过平安城市真正进入规模化建设,应从公安部2006年启动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天津、重庆、昆明等38个城市)说起。
在平安城市建设标准化的推动者——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刘希清看来,国内平安城市建设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6至2011年的大规模建设时期,也叫“井喷期”。其间先后三期平安城市试点达到180多个,总投资在千亿元以上。这一阶段平安城市建设的一大显著特征是视频监控的增点扩面;而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平安城市从建设高峰转向整合、深化应用,可以称作为“常态期”。由过去强调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由治安辅助上升到全面发挥实战效用。“现在的问题是继续深化应用,解决数据挖掘、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的问题。”
现阶段,平安城市正在还在向智慧城市靠拢,作为智慧城市的一个子系统,平安城市将为城市运营智能化、精细化提供安全保障。
标准化为深化应用做支撑
平安城市的建设是类似改革开放一样“摸着石头过河”的进程,从试点到推广、不停顿的实践。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可以说从理论到实践比较完备,基本建立起自身的实践理念。
为配合“3111”试点工程的建设,早在2006年,刘希清先生领导的SAC/TC100标委会秘书处组织专家编制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试点工程标准体系》;2007年1月1日,GA/T669-200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实施。
“当时SAC/TC100 规划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18项标准编制工作,最后完成15项”,刘希清在接受电话采访中谈到,这些标准在平安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
进入2010年后,SAC/TC100先后制定了两大对平安城市建设影响较大的标准,分别是GB/T 25724-2010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简称SVAC国家标准)、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今年5月份,GA/Z 1164-2014《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与应用标准体系表》指导性文件颁布,规定了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与应用标准体系的编制原则、体系结构和标准明细表,将进一步对推动公安视频图像联网调度和资源共享的建设。
大安防,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现阶段,各地平安城市建设整体发展依然较快。虽然公安部牵头制定的标准在及时跟进,然而一些城市或地区还是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规模、轻应用”等现象,致使系统建成之后,互联互通互控、图像资源整合共享变成大问题。
在刘希清看来,新的安全形势与社会氛围下,平安城市建设在需求面上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内容。一是平安城市建设应站在更高角度提安全架构,各地建设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系统平台按照社会发展需求,将关注逐步延伸扩展至生产安全、公共卫生甚至自然灾害防控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使得治安管理平台升级成为城市综合安全防控体系(实际上也是个人一贯提倡的综合安防理念和大安防的架构)。
二是,平安城市工作应该成为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四个“化”,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另外还提出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平安城市工作注重信息与科技手段的运用,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武装国家治理,提高治理效率、减少治理成本。
智慧城市设计,不仅是技术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涵盖到一个城市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生态领域。因此,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以及实施建设不能单纯地看做是一个技术工程。
在落地之前,“智慧城市”走过一段较为漫长的舆论造势旅程,直到2012年住建部公布两批共计19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之后,才宣告智慧城市工程正式启动。
苗头性问题凸显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正处于从认识到实践阶段,理论还不够成熟。”刘希清在受访中分析道,基于平安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从一开始国家对这项工程比较慎重,并一再强调要做好顶层设计。但是由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等驱使,在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还是出现一些诸如规划混乱、盲目跟风、目标不明等怪象。主要顽疾大致可以概括为四句话:重概念、轻需求;重建设、轻实效;重技术、轻制度;重发展、轻风险。
“前期概念炒得火热,很少因应实际需求进行规划设计的;一些城市建设打着智慧城市的招牌拉项目,很难考量实际效果如何,造成“千城一面”;再者,重技术、轻管理现象比较突出,智慧城市就是信息化建设,其实不然,还有很多体制机制的问题;一些地方城市领导只看到智慧城市建设多么好,而忽视或很少考虑它的风险。”刘希清似带痛心疾首的语气在电话里陈述。
不过他还补充说道,好在智慧城市起步时间不是很长,现在出现的都是苗头性问题,可以做到早发现、早纠正。
从顶层设计开始
智慧城市的需求和目标与平安城市有点相近,但是它的范围更大、力度更深。那么应该如何规划设计好智慧城市呢?在刘希清看来,需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智慧城市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由上至下、层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摒弃摸着石头过河,‘边设计边施工’这种模式已经落伍了。”
其次,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需要遵循三项原则:一是遵从自然规律,使得城市可以做到可持续发展;二是遵循经济规律,做到科学发展;三是遵从社会发展规律,做到包容性发展。这是十八大报告的精神,也是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第三,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不仅要融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义,还要为国家治理体系智能能力现代化建设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路。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新需求、新目标。
必不可少的五个步骤
刘希清研究员认为,构建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一是,确定城市定位,做好需求分析。现在一些城市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不过其中多数城市对自身定位模糊,致使方案设计牛头不对马嘴。因此,智慧城市规划设计要做到个性化、定制化,一城一策。
第二,做好顶层设计。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首先是确定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城市建设实施的路线图和分布实施的时间表。
提及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刘希清先生还特别强调要注意几点:首先,真正顶层设计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并且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同时要遵照前面提及的三个原则,即遵从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其次,顶层设计应该是自上而下,层层展开,逐层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统筹规划实施方案,细化分布实施的时间表。再者,顶层设计绝不是技术方案设计,但是包括技术方案设计,切忌用技术方案代替顶层设计。
三是,构建智慧城市建设所必须的一系列支撑体系。刘先生感慨道,从事技术的,常常从技术上考虑的比较多。但是技术不一定是万能的,它一定要有相应支撑的体系才能做到。要实现智慧城市美好蓝图,至少要建立这么几个支撑体系:首先是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支撑体系;其次是经济、社会、产业、行业与物资、资金、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再次是规划、设计、技术标准、合格评定支撑体系;另外还有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管理人才培养支撑体系,还有教育培训、咨询服务、城市文化建设支撑体系。
第四,制定智慧城市建设近期、中期、远期的实施方案,以便于分期分步的实施。其具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五大支撑体系实施方案;第二、建立智慧城市的技术系统工建设的实施方案(包括设计、施工、检测、验收、运行维护)。应该说,智慧城市的技术方案建设比平安城市的技术系统要更大,涉及范围更广,虽然技术实质相通,但是相比平安城市有了质的飞跃。所以需要“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底层应用。”此外,按照需求来设计,按照规范来施工,按照标准来验收,按照规章来运行维护。就是每个环节,都应该是有章可循。第三,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培训建设一支技术服务队伍。系统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员做运行维护,肯定发挥不了其实效。“没有这样一支队伍,系统功能再先进强大也只能是形象工程,与建设之初衷相违背。”
第五,实施智慧城市技术系统工程的建设、建设中的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建设后的工程竣工验收,系统交付使用后的运行维护。我们所有顶层设计,希望都得落实到系统实现,怎么为政府和人民服务,提高系统效率。系统建设不好,那就达不到我们原来建设的目的。
技术系统设计三大要领
其一、以智能化、智慧化、管理、服务为目标,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为手段,做好系统设计。具体来说,技术要为目标服务,而不是先分析技术,而忽略目标。
其二、技术系统首先应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然后再实现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地下地面紧密结合。城市的下水道和地下管网是城市的良心,每个智慧城市建设都不能回避。
其三,在整合原有的数字城市、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平安城市等城市建设专项信息化工程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应用下一代互联网(比如IPv6,移动互联等)、物联网(传感网、三网融合)、云服务(云存储、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成果,真正把技术系统或网络搭建成城市智能化的技术平台。
信息安全亟需法制保障
在回答完笔者的采访大纲后,刘希清先生还补充谈到,智慧城市技术系统建设应该注意两个极易被忽视的问题:
技术不是万能的,技术应该服务于应用,技术与管理并重。“搞技术系统的同志常常重视技术和网络,这是有些是可以实现,但是脱离管理,制度化建设,协调机制建设,建成了可能运行不了。”
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大数据、云计算也好,其安全性都值得商榷。包括视频图像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哪些可以整合,哪些可以共享,都需要法律来界定。系统信息安全固然有防火墙、安全网闸等技术手段支撑,但仍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相应的保障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