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森林防火规划,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将推动森林防火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规划提出“设计建设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大幅提高森林防火装备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预警、监测、应急处置和扑救能力,实现“火灾防控现代化、管理工作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扑救工作科学化”。
但是目前国家对各森林防火体系的能力评价尚缺乏统一的依据和标准,只能依据各林区的报告内容定性的确定投资规模,尚不能达到《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火灾防控现代化、管理工作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扑救工作科学化”的要求。
1995年林业部的颁布《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LY/T 1172-95),适用于全国各类林区的森林防火期当日的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实况的评定以及未来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准确率的事后评价。但是作为中咨公司对森林防火体系投资有效性评价并不需要对当日森林火险天气评价,而是需要对整个林区的火险环境的综合评价,因此在《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基础上需要建立一套适用于投资评价的森林火情评价体系。
本文提出国家森林防火体系综合评价相对指数就是在我们承担森林防火体系建设项目投资评价中发现缺乏统一的标准、科学的依据和令人信服的理由。为此我们在1995年林业部的颁布《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和我们前期对林区调研和防火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期望通过建立一整套评价体系标准为中咨公司今后类似项目投资的评价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国家森林防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定量化的评价标准
目前评价森林防火体系仍然停留在几十项分项指标上,例如依据了望塔观测的有效林地面积计算观测覆盖率,依据整个林区的观测覆盖率增加了望塔数量、依据了望塔数量确定塔道总长度等等。目前这些分项指标没有统一的定量化描述,基本还是以经验、推断和参考国外配置来确定每一个分项指标,但是由于每个分项指标对整个防火体系的贡献是不一样的,也没有统一的定量化标准,因此最终导致对整个森林防火体系的评价仍然是偏重定性的、模糊的、缺乏科学依据的。而且不同林区的防火体系能力之间也难以做到具有可比性,容易造成国家在防火体系上的投资偏轻或者偏重,一旦发生森林火灾,防火体系投资偏轻的林区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
未能充分考虑不同林区的火情环境的差别
显然由于那北方地域的差异、不同林区的地表径流和降雨量的不同导致部分林区成为森林火灾高发区。从理论上说,自然环境恶劣、森林火灾高发区的林区需要防火能力更强的防火体系,投资决策也不应该是大锅饭、一刀切。然而目前在对不同林区的防火体系建设投资上往往只是对林区的环境做定性描述,投资决策者很难准确把握各林区火情环境的“度”,因此也就难以掌握对重点林区防火体系建设的对应的投资强度。
综上所述,在对森林防火体系投资决策中迫切需要给出统一的、定量化的相对综合评价方法,迫切需要给出对不同林区的火情环境的定量化描述,对现有林区的综合防火体系相对能力给出定量化描述,对投资后新增加的防火体系相对能力给出定量化描述,这样决策者可以清晰地参考定量化数值决定对林区防火体系的投资强度。
本文旨在采用森林防火体系综合评价相对指数分析方法,得到不同林区的森林火情环境综合指数、森林防火能力综合指数,通过对上述两个指数的处理得到现有林区的森林防火体系综合评价相对指数。
森林火情环境综合指数E
森林火情在某种意义上不是森林火险天气,他还包括林区的树种、林区地表径流、蒸发量、林区水系容积和长度等非火险天气因子。
参考1995年林业部的颁布《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中考虑了如下火险天气因子:
l 空气温度
l 空气湿度
l 降雨量
l 当日最大风力
l 季节影响修正指数
在这里我们根据《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的计算方法和考虑的因素确定了相对完善的森林火情环境综合指数。
森林火情环境综合指数表征该林区的易发生森林火灾的程度,包括以下内容:
树种抗火性量化因子F2
以大兴安岭树种为例:
大兴安岭主要树种抗火性和分类见下表
抗火性:好-1,中等-2,差3;
林区地表径流输入量化因子F3
依据林区每平方公里的地表径流流量m3/s计算:
林区防火期平均气温量化因子F4
林区防火期平均风速量化因子F8
式中:
Wind:林区防火期平均风速(m/s)
A8:归一化系数
森林防火体系能力综合指数A
森林防火体系综合指数表示在林区建立的防火体系(包括监测、预警、报警、应急、扑救、保障、人员培训)的综合防火能力。体现林区在防火能力建设的投入。森林防火体系综合指数依照2009年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划分为三项综合指数,分别体现林区防火体系的预防能力、扑救能力和保障能力。
预防体系综合指数P1
预防体系综合指数表示林区防火体系中预防火灾的监测能力。.
式中:
:该装备单位面积里的数量
S:林区有林地面积(km2)
Ak:归一化系数
所有扑救体系分项量化因子如下:
防火外站量化因子F18
蓄水池量化因子F19
机降点量化因子F20
停机坪量化因子F21
直升机吊桶容量量化因子F22
应急指挥通讯车量化因子F23
车载台量化因子F24
对讲机量化因子F25
推土机量化因子F26
运兵车量化因子F27
森林消防车量化因子F28
专业消防队量化因子F29
预备队量化因子F30
民众扑救量化因子F31
隔离带开设机量化因子F32
舟桥量化因子F33
风力灭火机量化因子F34
油锯量化因子F35
割灌机量化因子F36
综合评价相对指数S
前面已经得到了林区火情环境综合指数表征该林区火灾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可能性以及林区防火能力综合指数表征该林区防火体系的防火能力。
显然不同的林区火情环境需要不同能力的防火体系,为此建立综合评价相对指数S,对不同火情环境林区建立什么样规模的防火体系就有了相对统一的参考依据。
结论
国家森林防火体系综合评价相对指数体系的建立旨在为政府部门对森林防火体系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对各林区的防火体系的防火能力现状、林区的火情环境以及新建项目后防火体系的防火能力完成在统一的计算标准下的计算方法,从而期望客观的得到各林区防火体系建设的新建投资强度。
本文的国家森林防火体系综合评价相对指数只是在国家防火体系建设中的评价提出尝试性的评价方法,今后需要进一步予以完善。
(文/黄小菲 北京康斯环讯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