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培养,推动了终端用户对于VCA局限性的了解。市场上对VCA的接受度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看到了其巨大的市场价值。
文 /EIFEH STROM
2006年,智能视频软件也被称为视频内容分析 (VCA)或视频分析, 被 《a&s International》评为年度最佳产品。当时,VCA被称为 “成熟”的产品。此后,VCA供应商和安防从业者就一直在热切地等待着VCA时代的真正来临。遗憾的是,真正的VCA时刻迟迟没有到来。然而,2014年新的东西正在酝酿,VCA供应商及安防企业都感觉到今年或将是真正的VCA年。
据MarketsandMarkets2012年发布的一项报告称,全球视频分析市场在2012年的估值是2.5亿美元,预计将以38.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1 7年或达到13亿美元; 美洲仍将是市场的领导者,同时亚太地区市场成长最快,这主要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视频监控意识的提升。此外,该报告还表示,视频分析在娱乐和视频通信的非安全应用利润丰厚。虽然VCA市场受到了诸多挑战,但是完善的技术和持续的市场培育,促使VCA克服了最初的一些困难。
据MarketsandMarkets报告,推动视频分析市场的主要因素包括视频监控系统从模拟走向IP化、开放式标准的出现以及视频监控系统效率的提升。尽管如此,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 复杂性、高维护成本及高误报率。尽管如此,VCA厂商和安防厂商已做好准备说服终端用户 ,这些问题正在被解决,而视频分析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远远盖过它的不足。
VCA在安防行业发展强劲
在不断演变的市场上,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适应变化才是活下来的关键。然而,即便VCA已成为安防行业的一大组成部分,企业选择适应这一变化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很多早期成立的公司要么被收购要么关门歇业; 也有一些企业虽未变革其原有的商业模式,却还能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同时也有另一些企业跟随技术一起变化,并学会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许多企业通过合作伙伴或与知名VCA厂商合作进入VCA市场。边缘的视频分析是安防行业内的发展趋势,视频管理软件 (VMS)供应商已经有意识地将VCA技术集成到现有的产品上。虽然有些厂商已自主研发出一些视频分析技术,但多数厂商都通过与VCA厂商合作来增加其产品的附加值。VMS供应商Luxriot就绑定了VCA来增加其产品的附加值,其客户经理Aleksandr Jesikov解释说: “我们意识到VCA将在视频监控行业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技术。我们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采用核心VCA,而市场也已证明VCA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带来了一项增值功能。 ”
不管是自主研发或与VCA公司合作,我们更关注的是VCA如何在安防行业内如野火般蔓延下去。
纯VCA软件商优势凸显
安防行业对VCA的需求已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已将VCA作为增值服务添加到其产品中。但少数几家公司作为市场上纯粹的VCA软件提供商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商业模式,无需做出改变。对于一个纯粹的VCA软件供应商来说,成功并不容易。从过去十年里市场上消失的公司数量上并不难看出这一点。但仍有些纯软件供应商找到了他们的成功之路,使他们不必扩展到硬件方面。也有些企业如ObjectVideo (OV) , Agent Vi, VCA Technology , 由于其广泛的市场覆盖面,因而能够继续忠于其作为纯VCA软件提供商的原始使命,同时能够继续成长壮大。
几年前,OV因与一些安防巨头在知识产权侵权方面的法律纠纷而登上了报纸头条。作为一个视频分析的大腕、纯软件供应商,OV的诉讼促使了视频监控企业如潮水般争先恐后地与该公司签署专利授权协议。目前为止,许多安防行业的巨头如博世安防系统、施耐德电气旗下Pelco、Sony、VIVOTEK、FLIR systems及海康威视,都与该公司签署了专利许可协议。OV在软件上的成功及专利授权方案,使该公司得以集中精力在软件上。
有些软件公司无需做出改变,Agent Vi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专注于VCA软件和应用程序的开发。由于已有一套成功的商业模式,Agent Vi的首席技术官Zvika Ashani指出: “我们已经能够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渠道销售软件,我们看不出有任何理由扩大到其他领域。 ”此外,该公司拥有一个由相机制造商和视频管理软件 (VMS)供应商等技术合作伙伴组成的生态系统。
此外, VCA Technology于7年前成立,是一家专业的OEM视频分析供应商,VCA Technology专注于为相机制造商、VMS及DVR公司提供可嵌入到产品内的VCA软件库。该公司的SDK技术为许多公司视频分析提供基础。最初,VCA Technology集中于安全和外围保护,但随着市场需求的演变,该公司已扩大到其他领域,如统计分析、零售、以及基于Web的应用程序。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出货1 7万台。但为了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我们正在拓宽支持平台的范围,包括Windows、Linux、PC和嵌入式处理器。 ”VCA Technology的CEO Geo Thiel说。
嵌入硬件可实现更大的附加值
虽然上述公司能够将VCA软件作为独立产品而成功运作,但一部分公司却认为纯VCA的经营模式并不可取。 所以,这部分公司将VCA嵌入到硬件产品或是其他软件产品上。 “最初的设想是,VCA是一个可行的独立的产品。 ” Jesikov说, “不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VCA只能是一个更大的集成产品的一部分。 ”SightLogix成立于2004年。 该公司一贯的理念是:软件需要配备硬件,纯软件解决不了问题。SightLogix的创始人及CEO John Romanowich解释道,为了了解到什么是用户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的良好整合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自成立以来,SightLogix已经将视频分析嵌入在热像仪的边缘,以方便户外周边应用程序的使用。通过热成像摄像机的分析功能,并采用高精度视频处理,摄像头从简单的监控设备转变成一个安防设备,正如Romanowich所指出的那样。
Intelligent Security Systems (ISS)建立之初就遵循着类似的理念:将VCA软件嵌入到硬件上。但后来它们改变了自己的经营模式,将视频分析技术整合到VMS里而不是硬件上。ISS始建于1999年,是一家DVR制造商, 其DVR内置了分析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ISS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客户需要针对这些视频的管理服务。因此,基于客户需求和市场走向,ISS将其重点从DVR转移到附加分析功能的VMS上,并将这种VMS嵌入到硬件中。据首席运营官Aluisio Figueiredo介绍, “如果没有附加价值, VMS只是一种商品; 但如果有这一附加价值,我们就可以为每一位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
在2003年成立之初,Aimetis是一家专注于第三方集成的分析公司,但其当时面临着很大的业务和技术障碍,因为市场对分析的潜在价值尚未了解,相应的投资较少。Aimetis Vof产品管理层Justin Schorn解释到: “从技术角度来看,现有产品的硬件性能不足以进行简单地 ‘螺栓’分析。因此, Aimetis从VCA技术开始,专注于构建一个视频管理平台,并将其作为一个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非安防企业正在进入VCA领域
虽然视频分析技术对于安防行业来说并不是新事物,但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才刚开始。虽然视频分析尚未有相关标准,但一些公司认识到了VCA技术的附加值,已经收购了VCA相关公司或与之结成伙伴关系,或自主研发分析技术添加到其产品中。在过去十年中 ,有几个视频分析公司收购案例值得一提。如英飞拓201 2年收购March Networks;而最近的案例是Avigi lon公司于今年1月份成功收购VideoIQ。此外,201 3年,知名的门禁厂商Kastle Systems收购了CheckVideo。CheckVideo是一家基于云计算的智能视频监控与报警验证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收购视频分析公司正是许多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进入VCA的途径之一。
2007年,霍尼韦尔通过收购一家小型专业VCA公司ActivEye而进入VCA “赛场” 。其收购的目的是 “确保视频内容分析技术是集成安全系统的核心,确保这一技术能为安全管理层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 霍尼韦尔在EMEA地区的商业运营营销负责人Jeremy Kimber说。
类似的还有,泰科2008年收购了一家零售数据分析公司Intel l ivid。 这一收购成了泰科踏入VCA技术领域的一个垫脚石。 “VCA技术成了以零售为核心的产品组合的创新部分。 ”泰科高级产品经理Shahar Ze’evi介绍说。 即使该公司花了几年时间发展这一技术,并为更广大的安全市场提供性能支持, Ze'evi进一步指出, “我们从来不把分析技术看出是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而是把它当成增强我们VMS的一个额外工具。 ”DVTel,一家视频监控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于2010年收购智能视频供应商ioimage。DVTel的全球营销副总裁及首席产品官Kim Loy说, “与其自己研发VCA技术,不如收购像ioimage公司这样的在业内值得信赖的强势品牌。 ”
FLIR Systems同样收购了众多小视频分析公司。 FLIR Systems于2012年收购了Tra‑con (视频图像处理软件和流量分析硬件的公司) ,这一收购为其更快速地渗透到智能交通系统市场铺平了道路。
2014年是VCA年?
无论安防企业何时何地进入视频分析领域, 市场对VCA的强烈兴趣无疑是一个好兆头。随着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开始将视频分析嵌入其产品,加上相关技术的增加、准确性的提升和市场培育的推广 ,毫无疑问2014年就是VCA年。
(本文引自 《安全&自动化》国际英文版第1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