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智慧城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中国智慧城市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重心正从大中城市向小城市乃至县域和乡镇不断下移,并将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从试点城市先行到全国推广建设的发展转换。
2016年12月7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北京市顺义区等111个城市(镇)成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至此,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扩大到2个省和246个城市(镇)。
《通知》指出,2016年年底前启动试点,各试点地区要按照批复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要点,结合本地实际,加快突破薄弱环节,积极探索,闯出新路,到2018年取得试点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试点成功经验。
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中国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9.9%快速提升到2015年的56.1%。但相对于发达国家75%以上的城镇化率,中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城镇化是中国现阶段以及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应对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于2014年3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新型城镇化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在 “十三五”国家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在新型城镇化具体工作推进中,中国选择了“试点先行——经验总结——示范推广”的典型发展路径,并于2015年2月公布了第一批综合试点,包括2个省和62个城市(镇);2015年11月,公布了第二批综合试点共73个城市(镇);近日,第三批综合试点名单出炉,共有111个城市(镇)入选。三批试点城市的具体类型分布如下图所示。
从试点数量上看,三批试点城市数量逐次增多;从地域看,试点重心正在向中西部转移;而从城市规模看,试点城市类型有明显下沉趋势:在第一批试点中,包括两个省份、三个计划单列市和七个省会城市,县级行政区城市比例为39.1%,同时只有两个乡镇,乡级行政区比例仅为3.1%;而在第三批试点中,没有省级行政区,在地级行政区中仅有两个省会城市,县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的比例则分别高达55.0%和21.6%。
由此可见,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市场正在政策引导下稳步下沉。支持这个结论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国家“特色小镇”培育工作。今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今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共127个特色小镇名单,相应金融扶持政策正在研究中。
无论是新型城镇化工作逐渐转向以县域和乡镇为主,还是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固然是国家政策刻意引导的结果,但也同时说明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场重心已经开始逐渐下移。作为前期市场建设热点的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基本配套完善,未来将更加关注运营应用和优化补充,市场空间已接近饱和;而与此同时,小城市、县城乃至乡镇,在前期市场关注度相对较低,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出于信息技术成果普及化的惠民因素考虑,还是基于市场投资去向的深度挖掘着想,中国智慧城市市场重心将实现下沉,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
IDC中国政府行业研究经理麻芃博士认为:“智慧城市厂商应当敏锐地把握市场下沉这一趋势和动态,积极布局中小城镇市场。相对于大中城市,中小城镇目前仍然处于蓝海竞争阶段,且对知名厂商更加青睐认可;随着国家相关试点项目的推动,配套财政补贴即将跟进到位,将极大地刺激各地的建设热情。当然,中小城镇的财政支出水平和项目管理能力相对较低,厂商不妨从入选国家相关试点项目的中小城镇开始做起,借助国家部委监管和财政专款补贴降低风险,同时仔细甄别判断项目潜在风险,并探索尝试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营)、购买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实现在中国智慧城市市场的发展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