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也为了回报中国市场,继续成为中国政府和本土企业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英飞凌制订了“与中国共赢、助力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并将在中国重点推行以下四个方面的举措:
1. 作为德国工业4.0的创始成员之一,英飞凌助力“中国制造2025”。
英飞凌作为德国工业4.0的理事会初创成员参与制订相关规则和标准, 同时也是工业4.0的践行者,自有工厂是世界上最尖端的晶圆制造自动化工厂,英飞凌有意愿并有实力助力“中国制造2025”。英飞凌无锡的安全芯片后道智能制造项目被评为“2015无锡物联网十大应用案例”。
为助力“中国制造2025”,英飞凌提出了颇具创新性的三角商业模式。一方面,通过接待本土制造企业参观无锡的智能工厂,将成功的经验分享给本土制造企业;另一方面,与生产系统集成商合作,为本土制造企业提供咨询与实施服务,帮助本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2. 帮助本土客户走向世界。
自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首次提出“引进来”,本世纪初“走出去”也上升为了我国国家战略。根据新华报业网的报道,近年来中国的对外投资增速快于吸收外资,已经成为对外投资国。
英飞凌是德国最大的半导体公司,在全球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欧美、日本和快速成长的亚太地区都设有运营网络。在与中国客户的合作中,英飞凌不仅帮助客户在本土不断成长,也将积极利用自身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最佳实践经验,支持本土客户走出去,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实现共赢。
在中国本土,英飞凌将提供给客户业内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提高客户的全球竞争力。 此外, 为帮助本土客户走向世界,英飞凌设计一整套服务项目,包括人力资源部门、采购部、运营部等全面涵盖公司价值链上的各个业务活动,与中国客户分享英飞凌全球的最佳实践经验。
3. 持续关注和支持中国的新兴行业
在物联网平台和技术的支持下,许多行业都正向智能化升级,甚至脱胎换骨,新兴行业和机遇正不断涌现。而网络安全是新兴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习近平主席2015年12月在第十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再度强调了要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
这与英飞凌的中国战略不谋而合。凭借在汽车电子、功率半导体以及安全芯片的全球领导地位和技术,英飞凌将持续关注和支持新兴行业,为新兴行业的智能化、高能效和安全做出积极贡献,比如实现汽车智能化必不可少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雷达技术以及联网汽车的安全防护。
目前,英飞凌将主要关注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可穿戴设备、充电桩以及各类电动车等领域的发展。新兴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英飞凌将与时俱进地引领行业的发展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可穿戴设备领域,英飞凌和歌尔声学近日共同推出两款高分辨率、高集成度光学传感器。该光学芯片可满足可穿戴设备中的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应用对于精准测量、体形小巧以及超低功耗的要求。该传感器解决方案可让耳机、健身腕带和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拥有一流性能。
在智能汽车领域,英飞凌与科世达合作推出了基于摄像头且融合英飞凌专业技术的驾驶员辅助系统。这套新系统专为辅助驾驶员而设计,它能检测到驾驶员是否有打瞌睡迹象或注意力不集中。若遇此类迹象,汽车会快速准确地做出响应,如振动座椅或发出警告音。全新驾驶员辅助系统包含一套3D摄像系统,其核心部件是英飞凌Real3™ 3D图像传感器芯片,可以帮助减少交通事故,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4. 搭建中国本土生态圈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环境中,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无论是行业巨头还是成长中的企业都需要自己的商业生态圈。现在很多行业都建立了生态圈,诸如电商生态圈、金融生态圈、车联网生态圈、O2O生态圈等等。如果说传统的商业模式拼的是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新的商业模式无疑将是生态圈的竞争。
早在2010年,英飞凌就开始搭建中国本土生态圈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是英飞凌作为半导体厂商和零部件厂商联系,零部件厂商再寻找系统供应商,然后系统供应商再找到终端客户。另一方面,独立的科研机构也会和各个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点对点的沟通。而新型的商业合作模式是由英飞凌搭建一个平台,使终端客户、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政府、协会、科协机构等都在同一个平台上自由地交流,互相分享新技术,共同推进研发的项目。
英飞凌希望通过搭建本土生态圈,继续加强与本土企业的合作,与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