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德国“工业4.0”是阴谋论还是巨大机遇?

从德国的工业4.0时代、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再到中国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业中的行业平台型龙头迅速地在这些浪潮中找到了发展机遇,也将改变整个社会甚至是整个世界未来的生产生活方式。
资讯频道文章B

        在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发展潮流中,一直督促人类向着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生活的道路前进,实现人网一体,在生活服务中,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快捷的服务方式;在生产劳动中,则为企业提供更加数字化、科学化的生产工具。

  于是,德国率先提出了工业4.0时代,美国则向工业互联网吹响了冲锋号,而中国也不甘于落后,迎来了产业互联网时代。尽管各自的叫法不同,但是都是借助于互联网新技术从而来实现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德国“工业4.0”是阴谋论还是巨大机遇?

  从德国的工业4.0时代、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再到中国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业中的行业平台型龙头迅速地在这些浪潮中找到了发展机遇,也将改变整个社会甚至是整个世界未来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发展步伐上,纵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我国的产业互联网,德国在重领域上聚焦于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做智能工厂,立志要实现互联网+制造业的目标;而美国则更注重软领域上新技术优势的利用,尤其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制造上,能够为企业提供更科学、智能化的生产方式;而中国的产业互联网,目前依旧只是起步的阶段,但是也不乏有很多技术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企业级服务上为企业转型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在研发力量的投入上,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和全球领先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其在制造业上的资本研发投入也超过了美国和日本;而美国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金融危机之后也投入了更多的研发力量来鼓励美国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中国相对于两国来说,科技研发投入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国家的资金投入有限,很多企业也存在着科技投入资金不足的情况,因此,中国还是要在技术研发上,发掘更优秀的技术人才、投入更多研发资本和研发团队。

  在技术力量上,德国在汽车、机械、电机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因此产品品牌和形象都已打造出来了;美国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也在各个方面投入新技术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中国也不甘落后,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也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并慢慢走出国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全球科技巨头进行抗争。

  由此看来,我国的产业互联网发展,尽管不如德国工业4.0与美国工业互联网起步早,但是由于国内产业互联网借着互联网+这股东风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时在一些企业级服务能力非常强的平台支持下,国内多个传统产业的企业都开始迎来脱胎换骨,未来中国借助产业互联网实现全面超越工业强国完全有可能。

  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

  德国近年来一直积极推动“工业4.0”发展,其目的是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导权,以应对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以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传统制造领域快速赶超的双重挑战。

  同样将制造业作为经济支柱的中国也面临“双向挤压”:一方面,发达国家纷纷凭借“再工业化”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正凭借低廉成本吸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

  在此背景下,中国于2015年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其中将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主攻方向,与德国“工业4.0”有一定相通之处。

  业界人士认为,中国制造在产业发展、市场体量等方面具有良好基础,有助于实现智能升级。首先,中国制造业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在电子通信领域,中国也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集群,中国企业已从传统的设备提供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

  其次,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为企业智能生产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础,是企业根据用户需求改进生产技术的优势所在,有利于适应与智能生产伴生的各种新商业模式,也有利于吸引外部资源,找到合作机会。

  此外,中国制造水平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在智能升级中具备后发优势。

  中德有很多合作机遇

  德国总理默克尔去年10月访华时表示,德方愿将德国“工业4.0”对接“中国制造2025”。本月默克尔再次访华,与李克强总理共同主持了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在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两国重申将继续落实在“工业4.0”领域签署的协议,就“工业4.0”进行跨议题交流,推动合作产生协同效应。

  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胡贝特·林哈德说,德中两国都在发展智能制造,是竞争者,但双方也有很多合作的可能和机遇。

  德国信息技术与电子通信行业协会“工业4.0”部门负责人沃尔夫冈·多斯特表示,发展“工业4.0”仅靠德国自己无法成功,需要寻找合作伙伴,构建全球产业链,中国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目前,中德双方正在中德标准化合作委员会框架下就“工业4.0”领域的标准化议题进行讨论。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信息通信领军企业正积极在欧洲参与智能生产的解决方案开发。

  与此同时,西门子、博世力士乐、库卡机器人等力推“工业4.0”的德国企业也在中国大力开拓市场,针对中国客户需求推广智能生产相关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汉诺威信息通信展负责人奥利弗·弗雷泽表示,德国在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是全球领军者,但信息技术是其相对弱项,因此必须与外国开展合作。而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增长最快的消费和应用市场。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副干事长劳恩说,很多德国企业已经在华运营多年,与中国伙伴建立紧密联系。在发展“工业4.0”的过程中,德中合作必不可少。

  工业4.0发展是长期过程

  近两年,“工业4.0”在中国的热度持续升温。一些业内人士提醒,“工业4.0”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技术研发、标准化制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安全保障、专业人才培训等多个方面扎实推进。

  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实施“工业4.0”所需大量投资以及不明确的收益前景让将近一半的德国工业企业有所顾虑。目前,德国政府和财力雄厚的大企业是推动“工业4.0”的主要力量,而德国中小企业大多持观望态度。

  为此,德国政府与企业界、工会及科技界代表组成“工业4.0平台”,通过协调“工业4.0”标准化、技术研发、数据安全、人才培养、法律框架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德国工业数字化进程。

  为鼓励中小企业也参与实施“工业4.0”,德国政府正在全国建设十余个“能力中心”,组织科研和商业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升级、商业模式转变等方面的咨询和支持。去年11月,德国“工业4.0平台”还推出了首份“工业4.0地图”,介绍德国各地200余个“工业4.0”应用实例和可供中小企业开展应用研发的试验点。

  专家认为,中国发展智能制造也需要加强平台建设,让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广泛参与,共同谋划如何具体落实中国制造智能升级的路线图。

  相关:西门子为何把最先进工厂建在成都?

  2011年启动德国外的首家数字化工厂建设,5年后再次升级增资——

  装配生产线上,如果操作员需要物料,只要点一下工作台上的电脑显示屏,3分钟后所需物料就会准确地自动出现在指定地点。这样的场景,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每天都在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出现。

  作为西门子在德国本土外的第二家数字化工厂,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承担着研发和生产西门子核心自动化产品的任务。7月19日,西门子宣布对成都项目再次增资,预计到2019年西门子在成都的两期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借助升级后的独立法人公司,为四川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样板和经验。

  打造“德国工业4.0”样板工厂

  位于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的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全名为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研发基地。自2013年9月投产至今,工厂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等访客超过1.5万名,仅今年上半年就达5000名。

  到访者众多,是因为人们希望在被认为是最接近“德国工业4.0”的样板工厂,观摩“德国工业4.0”到底长啥样。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数字化工厂集团总经理王海滨认为,这是实现从管理、产品研发、生产到物流配送全过程的数字化、信息互联,最终成为一个完整而透明的数字化企业。

  在王海滨看来,重要的是提升效率,第一步是找到过去“效率损失在哪里”。

  以研发为例。研发是数字化工厂数据链条的起点,在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由研发环节产生的数据将在工厂各个系统间实时传递,数据的同步更新避免了传统制造企业经常出现的由于沟通不畅产生的差错,使效率极大提升。仅此一项,可将产品上市时间缩短50%。

  截至目前,这家员工总数不超过500人的企业,年产自动化产品超过250万件,平均每10秒生产一件产品,每100万件产品中有缺陷的不超过10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经过系列考察评分后选择成都

  来自省外的参观者普遍还有另一个问题:西门子为何将代表智能制造最高水平的工厂建在成都?

  全程参与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落户和建设的王海滨透露了西门子选择成都的幕后故事。2011年,西门子决定在除本土市场外最重要的中国市场,启动第二家数字化工厂项目,聘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对中国东、中、西部的5个城市进行考察,考察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市场容量、外商投资环境以及政府政务风格。最终,经过一系列打分,选址成都。“我们生产的是电子产品,四川在这方面已有很好的产业积累。”王海滨说,当西门子入驻时,英特尔和德州仪器等巨头已在成都取得快速发展,这也增强了西门子落户成都的信心。此外,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也保证了人才能够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

  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投产后,很快超过预计产能。为进一步推动业务扩展,西门子最终决定将成都数字化工厂的运营主体全面升级,升级后的新公司将加快推动二期项目于年内投产。

  西门子与四川智能制造的合作不断加大。今年4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和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签署协议,在德阳共建四川装备智能制造应用创新中心,培养数字化工厂所需技术工人。这是西门子在中国西南首家装备智能制造应用创新中心。

  王海滨透露,下一步西门子将面向工业界提供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等业务,将与四川具有优势的航空、汽车、生物制药等产业合作。

  智能制造的未来不属于跟风者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对于在东莞从事智能制造的人来说是好消息频传的日子。

  先是7月22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推广建设普及型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通过财政资助、奖励、融资租赁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扶持,争取在东莞市推动建设100条以上普及型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

  随后是7月23日至24日,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在东莞举行,由劲胜精密联合华中数控等企业联手打造的东莞首个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在会议期间获得工信部肯定,东莞市政府还与相关企业签署了《东莞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应用推广合作框架协议》。东莞瑞必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终端行业视窗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还顺利入选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

  政策红包接连不断,业界发展连获好评,更大范围的示范合作已在路上,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让东莞智能制造的朋友圈里这两天格外热闹,有人评价,这可以视为东莞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进入2.0版本。

  众所周知,2014年,东莞在全国率先旗帜鲜明地提出,2014年至2016年,东莞市财政将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用于推动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企业在莞注册成立一年以上,且在2014年1月1日投入、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即可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补助。

  这一政策的发布,可以说吹响了东莞全面启动“东莞制造”向智能化生产转型的号角。有了政府搭台助一臂之力,此后,“机器换人”在东莞呈现井喷式增长。查看过去两年公开的官方数据可以发现,仅2014年,东莞“机器换人”资助项目的数量,就远超过去10年技术改造资助项目的总和。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共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69.8亿元,增长16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这一强大的技改需求数据所带来的是,过去两三年,智能制造相关领域开始加速向东莞聚集的产业引进路线图,使得原本装备制造业不强的东莞迅速完成了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前期布局。

  有人或许会问,既然“机器换人”如火如荼,智能制造产业又在加速聚集,为什么不继续让其按照产业惯性向前发展,而在此时又出台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的推广政策。在笔者看来,此举实际上是当地主政者早已规划好的产业发展路线图。诚然,过去三年,在政策大红包的鼓励下和全球智能化生产的大势所趋下,很多以前犹豫不决的制造工厂老板都冲进了“机器换人”的浪潮中,而很多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周边的企业也被东莞制造乃至珠三角制造智能化生产转型需求的大蛋糕吸引而来。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来的都是好的,也并不是所有来的都是适合东莞的。

  从全球范围来讲,目前德国已经在往工业4.0进发,而以东莞制造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却处于工业1.0、2.0和3.0叠加的时代,这一现实状况导致,很多处于工业1.0、2.0时代的制造企业,它们在进行“机器换人”时,出于制造工艺和成本等因素考虑,暂时不需要用到高精尖的机器人产品,一些在国际上摆不上台面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在它们那里却成为绝佳的选择。用的是不稳定、不精准、粗制滥造的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生产线上马后只能按照一个轨迹走,换个产品就得重新加装设备或者重新定制软件系统才能搞定,毫无柔性生产可言,承诺三年回本的智能设备却在三年后开始故障不断,难见效益。不客气地讲,这样泥沙俱下的“机器换人”,在东莞并非只是个案,这样下去导致的结果是,政府原本希望通过扶持“机器换人”带动东莞制造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全球贸易竞争力的愿望,将因为参差不齐的个体实践而渐行渐远,而期待培育起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支柱产业布局也将无从落地,对标工业4.0更是无从谈起。

  显然,这次推广建设普及型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的一系列举措,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政府指挥棒正在发生变化,东莞智能制造的未来,将不再属于一窝蜂不分优劣的跟风者,而只属于那些致力于中国制造“强心健骨”、勇于追赶全球制造业“皇冠”的梦想追求者。

  如此看来,此次智能制造示范点验收交流获国家部委点赞,对于“东莞制造”和“东莞智造”而言,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恰恰是另一个起点。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资讯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百科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资讯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