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中国在头顶全球第一制造国之冠外,还是全球第一使用国,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国都拥有非常庞大的数据资源,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对其分析使用,这些数据将很有可能将中国智造推向又一高峰,成为中国智造的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国家中,中国是唯一被划分为效率驱动型国家,效率驱动型经济是指依靠提高生产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管理成本;而其他包括欧美等工业强国则都是靠创新驱动增长,根据索洛模型,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口的增长,资本的积累,技术进步,而经济增长,不能光靠消耗资源,并且人口增长带来的经济总量变大也没有意义,所以经济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因此在面临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浪潮时,我国应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创新之路,用技术与创新给客户与市场带来更多的价值。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前三次工业革命最大的区别在于,首先,技术创新正以其自身独特魅力逐步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将人类文明推向更高的层次;其次,与前三次工业革命不同,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是通过某种技术创新而爆发,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技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与流水线技术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计算机与数字技术,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包括的技术创新多不胜数,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3D打印技术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最后,第四次工业革命不再是以设备商的生产能力为起点,而是将用户的价值需求为出发点,以前比的是谁家的东西更好,谁的价格更低,而现如今比的是谁能知道客户想要什么,并能提供更全面的定制化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其改变从生产到消费整条产业链思考与服务,而整个转变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视角的转变。
而以上所谈的包括提供定制化服务、发现用户价值缺口、改变传统产业链的思维模式等等都需要借助大数据的力量,而对其的挖掘与分析也正是呼应了本文的主题,在挖掘和分析之前,我们先来正确理解大数据,目前学界与社会各界对大数据的定义都不尽相同,但有几点是统一的,大数据的几个特性包括,空间大(volume)、速度快 (velocity)、以及多样性(variety)、高价值(value),曾有人说过,大数据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资源”,其功效不亚于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它将和蒸汽、煤炭、电磁一样,将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奇特但无比重要的“资源”,大数据与其他自然资源又有很多不同之处,1、无需竞争,其与自然资源不同,它有非常强的“再生能力”,可以反复使用,到最后,其使用成本几乎为零。2、高速增长,非但无需竞争,其还呈指数级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人类将拥有444万亿GB的数据量!值得注意的是,仅就2015年产生的数据量就超过了过去5000年的总和!
但值得深究的是,这么大的数据量,截至目前其有效使用率还不到2%,98%的数据都被“遗忘”与“忽视”。而对于这些庞大数据的“提纯”与“修炼”,就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财富宝库,其可被用于1、改进产品与服务,大数据可以帮助找到高效低价的价值点;2、定制化服务,大数据比客户自己更了解他们;3、趋势发展预测,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到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规律;4、提供决策依据,如新产品的定位,发行、时间、目标全体等等。显然大数据的价值极大的。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大数据是个“微不足道”但伟大的工具,它快速且低成本的告诉你该怎么做,因此,无论是谷歌、微软等巨无霸企业,还是混迹在南山科技园的科技“小强”都无不向其靠拢以创造更多附加值。
不管你信不信,大数据就在那儿,且每年以指数级增长,在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其优势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佳机遇,一旦丧失这次机会,不夸张的说,也许就穷途末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