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智”从数据中来
许多企业认为,大规模应用机器人、传感设备就实现智能制造了,这实际上是有问题的。这样只能叫生产流程高级自动化,不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不仅仅是让机器代替人进行劳动,更重要的是能够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决策,这种智慧来源于生产、管理、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要用数据本身以及基于数据得出的结果去改变整个制造业的形态,产生价值,才是关键。
计算+制造,发掘数据中的智慧
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最主要是依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把研发、生产、物流、市场和销售环节,都统一到智能数据平台上,用强大的计算力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价值。从一定程度来讲,智能制造就是“计算+制造”。行业、企业都可以数据化,可以被计算,结合制造行业本身的生产及流程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理解,形成合力去真正理解数据、分析数据、运行数据,支撑并最终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
用数据化思维驱动智能制造
实现智能制造,技术、设备都不是问题,关键是人的思维。不是说有数据,能够将数据存储下来,就是数据化思维了。要把数据看成核心的资产,而不是流程上产生出来的一个产物。数据是我们的驱动力,而不是规划成果的证明。要真正将数据用起来,能够反过来设定生产模式、商业模式甚至是创新模式。对于企业来说,要打破传统的观念,主动以数据化的新思维,用数据本身去驱动弹性的、随需而变的生产模式,以更快、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样才是完成了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
智能制造加速数据社会化进程
制造业是支撑走入数据社会化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甚至可以说是基础行业。作为一个基础性的行业,制造业的智能化能够加速整个社会智能化进程,让每个人公开和分享的行为、观点和需求等信息,能够以数据的形式被实时收录和分析,并与物质世界实现互联。
这也正是未来实现“数据社会化”的状态,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与环境的互动、人与商业组织产生的交互和交换,都会以数据的形式产生相应的价值。基于信息技术对于数据价值的挖掘,商业机构对个人和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实时产出将成为可能、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和产品,将成为商业竞争的基本模式,所有的商业机构都可以为每个个人创造独特的服务和产品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社会机构将成为数据资源的保障者和平衡者,真正挖掘出数据的价值,让数据的价值真正能够在全社会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