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发布AI芯片“昆仑” 互联网巨头争造中国芯

2018-07-05 11:59:09来源: 华西都市报

[摘要] 又有一家互联网巨头宣布要自己开发芯片了。

     7月4日,在2018百度AI 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发布了百度的“昆仑”AI芯片。李彦宏称,这是中国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可以适用于语音识别、无人驾驶等场景中。

  李彦宏感慨:“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迎来了IT产业爆发式的增长,但是高端芯片一直靠进口。这是我们这一代从业者心中永远的痛。”有这个“心头痛”的企业家不只是李彦宏一人。此前马云、马化腾等都表达了对中国自主芯片的关注,而且他们也在企业层面作出了相应的行动。4月份,阿里巴巴宣布全资收购中天徽,此项收购意欲向外界表明阿里巴巴要打造“中国芯”。

  阿里、百度先后发布AI芯片

  李彦宏马云想造出中国“芯”

  百度方面透露,此次发布的“昆仑”AI芯片分为训练型“昆仑818-300”、推理型“昆仑818-100”两款。“昆仑”芯片的价值在哪里?业内人士表示,该芯片的应用场景比较丰富,对数据中心、公有云和无人车测试研发等场景的云端全场景覆盖,还包括了对于常见的深度学习算法之外的,大规模语音识别、搜索排序、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大规模推理等具体场景的通用性适配。

  李彦宏表示,未来百度将面向智能汽车、智能设备、语音图像等更多场景展开芯片布局,持续打造AI时代的中国“芯”力量。“以前中国对外输出的是廉价商品,未来输出的是AI技术。”

  不仅是百度,另一家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也在布局芯片。4月份,阿里巴巴宣布公司研发部门达摩院正研发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该芯片将运用于图像视频分析、机器学习等AI推理计算。随后阿里巴巴又宣布全资收购中天徽,后者也是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

  阿里巴巴CTO张建锋表示:“收购中天微是阿里巴巴芯片布局的重要一环。”事实上早在几年前,阿里就开始投资中天微,阿里巴巴还投资了寒武纪、Barefoot Networks、深鉴、耐能、翱捷科技等5家芯片公司。

  巨头布局芯片的真实原因

  传统芯片无法适应AI发展

  互联网巨头进入芯片领域,除了他们宣称的为中国自主芯片做贡献以外,更重要的还是业务的需要。特别是随着AI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传统的芯片技术已经满足不了需求。阿里达摩院研究员骄旸表示,CPU、GPU作为通用计算芯片,为处理线程逻辑和图形而设计,处理AI计算问题时功耗高,性价比低,因此在AI计算领域急需专用架构芯片解决上述问题。

  百度方面也介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崛起,AI算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中。每过两年数据便会翻一番,而计算模型的复杂度对算力的要求则会有5倍的增长。这意味着,每过两年,AI对芯片的算力要求会有十倍的提升。

  而AI芯片计算能力的提升,需要算法、软件和硬件工艺相互配合共同来完成。显然,此前规模化生产的芯片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巨头的需求。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互联网企业也参与到芯片行业中。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企业入局已成为全球芯片行业显著趋势。

  互联网巨头做芯片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国著名计算机专家,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百度可以发挥他们在AI方面积累的技术优势,而且做出的芯片可以首先在它自己的AI平台及其应用上得到应用,通过应用可以推动芯片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倪光南也表示,芯片的成功,需要有生态的支持,这方面百度有较好的条件。


0
[责任编辑:张秋华]

安全自动化 官方微信    as视界 服务号

不得转载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安防知识网”的文章著作权均为本站所有,禁止转载,除非取得了著作权人的书面同意且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合阅读
突围AI芯片 中国企业的新打法

突围AI芯片 中国企业的新打法

11月15日,高通宣布投资9家中国人工智能算法+芯片的创新公司。此前,中国企业杭州国芯宣布推出语音AI芯片,中国的寒武纪公司也发布了三款AI处理器IP和一个AI软件平台。这种热潮在国外产业界也愈演愈烈。不久前,微软宣布研发AI芯片,将首先应用于其新一代的Hololens AR设备。英特尔、英伟达、高通、谷歌、苹果等巨头也已纷纷加入AI芯片大战。未来AI芯片格局会如何演变?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分一杯羹?这些都成为入局者思考的焦点。
专栏
我要投稿
文章排行榜
杂志
  • 安全&自动化2023年9-10月 第261期
    2023年11月第261期
    2022-2023年,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正在对安防与其他行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通货膨胀、供应链挑战、地缘政治冲突、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不稳定的经济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给全球安防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力。2022年国内安防市场保持着增长,但增速放缓,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呈现复苏态势,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但由于国内政府财政收支减少、部分项目进展缓慢、房地产市场下滑、企业端市场投资信心减弱等因素,给安防企业带来持续挑战。
活动展会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