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预计到2023年我国新型智慧城市涉及的相关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7月12日,在由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智慧城市长效运营研究报告》发布会暨城市数字化转型研讨会上,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万达信息发布了这一报告。
报告披露,今后AI、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一方面将助推公共服务实现智能化,另一方面也有望破解碎片化服务的痼疾,为市民带来更智能的管家式服务。
看病挂号交费排队又长又累好辛苦,宝宝出生后办理各种证明要医院、派出所多个单位来回跑,证照过期了该怎么更新,夜里遇到急事又找不到人工客服……如今的都市人遇到问题往往无法一次办妥,那么真正的智慧城市生活又何时才能到来? 事实上,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作为数字中国建设重要载体的新型智慧城市,正在成为各地加速数字化转型,引领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与满意度为核心,利用AI、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提升城市生产、生活、治理方式智慧化而开展的系统化改革创新工程。
与会专家提出,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今各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已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建设与运营模式不清晰等短板。
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称,国家“十四五”规划赋予了数字时代智慧城市发展更多的新内涵,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当前北京、上海等国内约九成的地方已制定了发展智慧城市的指导意见、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等举措。
中科院院士何积丰也在会上提出,目前智能技术正在引领社会变革,其中智能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来完成新一轮进化。而智慧城市的发展则涉及一系列智能运维问题,将用到人工智能等技术,如智能交通规划、自动化医疗管理系统、智能身份识别、智能客服、智能家居以及更多个性化服务的建设。
作为国内智慧城市大型服务商之一,万达信息已签约上海、海口、成都、西安等20多座城市,注册用户近1亿人。对此万达信息副董事长兼总裁胡宏伟表示,当前一些智慧城市建设仍存在软硬件投入大、老百姓获得感不强的老大难问题。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一些智慧城市官方服务App,但不少都只是简单链接各委办局公共服务入口,市民往往要多次跳转链接,不断重复登录与多次填写各种信息,这使得其仍然处于体验感觉差与服务功能弱的初级阶段。”胡宏伟称。
对此万达信息高级副总裁王兆进分析,未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一方面应逐步打破部门藩篱,另一方面应利用AI、云计算等新技术解决公共服务碎片化问题,让市民告别手机内各种服务类App过度泛滥与难用的过去。“例如那时更多市民将可享受到无需携带社保卡与就诊卡,仅凭个人唯一公共识别码即可就诊等升级服务。”王兆进说,“届时散落的服务将被汇聚起来,各项服务也有望进入一键或一码办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