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8日-10日在上海举办,今年大会的主题是“智联世界 众智成城”。6月21日下午,上海市政府举行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筹备情况。人工智能是上海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
今年大会已举办到第四届,将围绕“ai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方向,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前沿进展,广泛传递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理念与价值,推动相关治理和规范形成全球共识。
据悉,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召开,主会场继续设在浦东世博中心,联动徐汇等区。展览设在世博展览馆,提早一天于7月7日开展。大会主要由“会议论坛、展览展示、竞赛评奖、应用体验”四大板块构成。会议论坛延续“1+2+11+x”总体架构,即1场开幕式、2场全体会议、11场主题论坛和若干场各具特色的论坛活动;展览展示规模进一步扩大,线下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较往年翻番,还将升级云平台展览;竞赛评奖以“sail奖”为引领,聚集算法大赛、aiwin、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青年优秀论文评选等品牌赛事;应用体验将进一步丰富会场及周边智能化场景,展现数字化转型成果。本届大会的主要特点可以用三个“最”来概括,即最新前沿方向、最全行业生态、最优应用体验。
大咖云集探讨热点话题
最新前沿方向,体现在重磅嘉宾数量更多、话题热点更聚焦、前沿成果更丰富。
目前,多位图灵奖、诺奖得主、学术界领军人物以及国内外龙头企业家、国际组织代表已确认出席。据初步统计,大会演讲及参与圆桌嘉宾超过千位,较去年将近翻番。其中国内院士49位,国外院士13位,顶尖高校校长16位,国家级专业学会和协会理事长25位,科技龙头企业、央企国企负责人、独角兽和行业新锐企业创始人、ceo近150位。围绕国家战略,回应全球关切,嘉宾们将深入探讨“可信ai”“ai与碳达峰碳中和”“消弭数字鸿沟”等热点议题。
大会对论坛活动进行矩阵式布局,即围绕算法、芯片、投融资等焦点领域,鼓励多家单位从不同角度举办论坛,从更多维度把议题谈透。特别是,今年大会将聚焦开源框架、ai与脑科学、认知智能、隐私计算、ai与量子计算等,打造近20个专业学术论坛。2021年的ai夜话活动将以“浦江ai论 数字家园”为主题,在浦江两岸的“两大高地”将“ai”延续,浦东“上海中心场”将从人们关切的视角切入,共同畅想数字家园;徐汇“智塔场”将聚合“造车新势力、技术赋能者、投资助力者”等多阵营,激荡对论智能驾驶可达目标。此外,sail大奖将在大会开幕式揭晓。
大会期间,还将发布全国首个“可信ai白皮书”“白玉兰开放数据许可协议”等前沿成果。要素集聚赋能行业生态本届大会将展现最全行业生态。大会各场论坛活动涵盖前沿算法、智能芯片、数据基础、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ai+健康、ai+教育、数字政府等全产业链议题,同时注重“会展赛用”联动,贯通ai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落地到规模量产全过程。场景赋能方面,大会将发布未来医院、时空ai、“政务智能办”、智慧出行等重大应用场景。此外,中电、移动、交行、国网、宝武、上汽等央企国企将深度参与,展示ai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最新解决方案。
2021年,大会还将着力提升国际对话功能,引进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等在沪落地,联动联合国工发组织、教科文组织等机构,打造德国、韩国、马来西亚等海外分会场。大会还将推动开发者生态圈扩容,与国际开源基金会、开源中国、清华“姚班”、白玉兰开源、交大“acm班”等平台有机融合。人才活动也更丰富,将举办国际人才招聘会、人才论坛。同时,投融资机构云集,一批投资平台深度参与;治理规范进一步发声,将举办ai全球治理、法治、安全、标准等论坛,发布“数字化转型安全解决方案”“上海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等治理成果。
此外,青少年、女性、科技冬奥等论坛还将呈现ai多元丰富的一面。“云上”观展丰富智慧体验最优应用体验方面,体现在线下线上智能会展、场内场外智慧体验。今年的线下参展企业预计突破300家,其中,首次参展的企业比例超过40%,上海以外地区企业、外国企业占比超过50%。首发首展亮点包括商汤ar自动驾驶导览小巴、美团城市低空配送网络、优必选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燧原邃思2.0芯片、中移动光伏智能检测系统、星环数字化转型“魔方底座”等。
在会场这个“核心点”上,大会将建好一座ai赋能的智慧场馆,呈现一条ai应用的精品路线。围绕会场周边,打造无人驾驶、无人工厂样板等经济数字化场景、世博源智慧商业等生活数字化场景、临港新片区“时空ai”等治理数字化场景。大会还将创新推出数字人民币体验、ai+王者荣耀电子竞技等活动,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参与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会所有论坛活动除了少数闭门会议,都将提供线上直播。线上云平台升级为2.0版,打造云直播、云会场、云展览,进一步增强观众的互动体验。大会公众参与机制为“线下预约制,线上开放式”。公众可以通过云平台2.0进行注册报名,于7月6日前预约线下论坛听会和展览参观;也可以于会期通过大会官网官微、云平台2.0等进行线上参会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