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知识网】说到“数字城市”,人们也许并不熟悉。王家耀表示,其实,“数字城市”如今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城市中已广泛应用的城市通信网络、电子政务和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平台等。
“数字城市”建设资源共享还有困难
“数字城市”的建设是开始并非终点。目前我国“数字城市”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信息获取手段自动化程度低,缺乏动态更新;其次是信息资源整合滞后,融合共享步履维艰。
“数字城市”是多学科交叉、多行业相关、多系统集成负责的巨大系统工程,至今还没有一个满足要求的、标准的完整体系。除了标准问题,技术限制也是造成资源难以共享的原因。”王家耀说,目前国内空间基准不一致,数据语义不一致,多尺度数据不一致等,造成决策者很难进行决策。比如地震发生了,各部门上报的数据都不一样,这就给决策部门带来很大困难。除此之外,观念上的差异和部门之间因为利益原因产生壁垒,也大大阻碍了信息的共享。
数据多,但用不上,用不好,也是目前“数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王家耀以如今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安监摄像头为例。“譬如在广州全市的摄像头和识别装置大概有60万个,这些摄像头不间断获取数据,数据量很大,但没有很好地得到处理,因此就导致有数据但用不好。现在网络带宽有限,人们查询的手段相对也比较落后,到目前为止,信息检索率还不到40%,这就导致有很多信息我们无法找到。”
“智慧城市”将渗透生活方方面面
要解决“数字城市”存在的问题,“智慧城市”就会应运而生。王家耀进一步解释道,“智慧城市”就是让城市更聪明。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化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王家耀进一步向听众们描绘了“智慧城市”的前景:不仅可以在食品上安装传感器,对食品进行监控,在人身上也可以安装不同的传感器,对人的健康参数进行监控,并且实时传送到相关医疗保健中心;可以利用部署在大街小巷的监控摄像头,实现图像敏感性智能分析并与110、119、112等交互,实现探头与探头之间,探头与人、探头与报警系统之间的联动,从而构建和谐安全的城市生活环境;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各类消费电子产品、通信产品、信息家电及智能家居等设备,通过不同互联方式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实现家庭网络中各类电子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
王家耀表示,“智慧城市”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智能运输、智能建筑、数字化医疗、公共安全等等,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在地球上发生的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清楚了解,譬如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所以我们希望让城市更智慧,让我们可以预测到地球、城市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以便于我们进行早期预防,尽可能减少损失。”
王家耀透露,如今的技术已经可以让传感器越来越微小化,甚至可以进入细胞中监控细胞的状况。以后人的梦境、思想都可以实现物联网联网。对于影片《盗梦空间》中进入梦境获取信息的情节,他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