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专家解读“九部委意见”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由九部委联署发布,称“九部委意见”,文中简称“意见”。“意见”的发布,似春风、像春雨,预示行业的又一春来了,业界上下十分振奋。
资讯频道文章B
  “意见”是目前关于安全系统建设最高级别的行政文件,文件还透露了《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即将出台。这是安防行业的重大利好消息,似春风、像春雨,预示行业的春天来了,业界十分振奋。“意见”从顶层设计的视角,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思维,不但展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提出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对企业素质的高要求,因此,“意见”的发布,对安防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正确地理解“意见”的精神实质,并对一些未详尽和含混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安防行业才能顺势而为,加快”调、转“的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曾发表过一些关于平安城市建设和视频监控技术的文章,许多观点与“意见”相同, 在此、通过本文表达对“意见”的理解与大家交流,以期引起共鸣和更深入的讨论。

  公共安全网

  “公共安全网”是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出现的概念。公共安全有明确的定义,在各种文件和标准中有清晰的阐述。它包括:自然灾害的防救、生产事故的防控、社会治安事件防范及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各部门和行业针对各自的职责,建设了各自的安全系统,如治安动态监控网(通称“天网”)等,都没有提出过公共安全网的概念。

  “意见”首次提出了公共安全网的概念,实质上是对公共安全在新形势下做出新的定位和解释。它超越以往各安全系统,升级为更高层次的综合安全体系。但它不抛弃过去的系统,而是通过联网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融合技术,特别是数据融合实现深化应用;通过人的智慧参与和创新使之成为服务于城市管理,成为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平台。

  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更是明确地要求: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

  “意见”要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在加强治安防控、优化交通出行、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说明了公共安全网的应用领域主要是:治安防控、交通出行、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等几个方面。

  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扎实做好公共安全工作,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要求通过公共安全网建设,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优化公共安全治理社会环境,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安定的深层次问题;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把确保质量安全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切实增强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全面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防范、监督、检查、奖惩措施的落实,切实消除隐患;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可以看到公共安全网建设反映了中央安全发展的新思维:

  1、公共安全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密切关系民生、广大人民最关切的安全问题。没有涉及维稳、反恐、网络安全等国家安全、政治安全、信息安全问题,要让广大人民能对公共安全网建设的成果真实有感。

  2、公共安全网建设要服务于社会、经济改革。公共安全网是城市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支撑社会治理创新的平台。这是公共安全网最丰富的内涵。

  3、公共安全网建设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视频监控系统是公共安全网的核心,IT化是大趋势。

  公共安全网形象、简明的说明了在新形势下的公共安全的定义和内涵。为安防技术的发展、安防行业“转方式、调结构”指明了新方向。

  系统建设的目标

  “意见”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在加强治安防控、优化交通出行、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既具体地指出系统的四个主要应用领域,又通过四个修饰词,明确地提出系统建设目标和技术要求。“加强、优化、服务、创新”是安全技术在IT化的过程表现来的特点,也是新一代信息服务业的特点。

  加强,是指系统功能的增加、能力的增强,实质就是系统的深化应用和技术升级。技术升级不只是通过更新设备和技术来完成,还要通过应用创新、模式创新实现系统的深化应用和产生新的(增值)功能。

  优化,系统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特别是交通管理系统。突破经典安全理论,建立和完善现代安全理论。

  智能化是自动化的最高境界,实现自主、优化的调节。没有“优化”就是自动化,实现了“优化”就是智能化。

  服务,是新一代信息系统的特点,表明系统具有增值和自我成长的能力,是服务于社会管理改革和支撑业务活动平台。安防系统在IT化的过程,充分的表现出“服务”的属性和特点,成为信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

  创新,是系统建设可持续发展、系统支撑的业务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主要是通过人的智慧参与来实现。包括由于系统应用所导致的管理和治理体系、方法、观念的创新,也包括在系统应用、系统运行等方面的模式与应用创新。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形势分析制度,及时清除公共安全隐患。”实质上就是建立基于风险评估的安全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指示,指明了安全系统发展的方向,即从应急体系向预警体系转变。我们知道,没有预测功能的安全系统,不是完善的系统。基于风险分析的安全体系是最经典的安全体系,是防灾减灾、生产安全等领域一直遵循的理论基础。目前,安防系统还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但这是它始终追求的目标。通过公共安全网建设应完成这个目标,并形成现代安全系统的理论基础。

  “意见”还要求:到2020年,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新建、改建高清摄像机比例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的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逐步增加高清摄像机的新建、改建数量;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率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资源联网率达到100%。

  同时还提出:重点公共区域安装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达到98%,重点行业、领域安装的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达到95%,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全天候应用。

  提出系统建设具体的量化目标是“意见”的亮点之一,可做为系统设计、评价、验收的依据。同时、也向业界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课题,如覆盖、覆盖率、完好、完好率及全天候等概念的定义、量化方法、评价和测量。

  问题与对策

  视频监控技术成为公共安全网的核心技术表明:视频监控的作用和功能被认可,应用效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成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如环境监控、生产安全、城市管理等,特别是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的首选和必备手段,从上到下都表现出巨大的刚性需求。

  视频监控技术在从经典向现代转变的进程中(IT化),顺应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了开放、融合、软化和服务的特点,使之逐渐成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系统的最佳选择,或可以与之完美融合的技术。

  但是,早期建成系统反映出的许多问题与不足,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系统获得的信息量巨大,应用水平却很低,实际效益与期望有差距,这些问题在公共安全网建设中还会存在。

  “意见”是一份项层设计,有些具体、细划的内容还不详尽,也有含混不清之处。因此、在具体实施时,部门和企业要有具体的对策和措施。

  坚持创新、创业

  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其要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需要大量的观念和应用创新的支持。前者是精英创新,后者是大众创新,需要公共服务和产品的支撑,如互联网+。

  观念创新,又可理解为新思维,包括应用创新、集成创新及模式创新。它是利用技术新成果或以科技创新为基础,通过新观念、新模式实现新的功能和新的应用,典型实例是卡拉OK。安防系统的案例很多,如、柜员制,一个摄像机+一个磁带录像机(DVR一路输入),实现对柜员业务活动的全程监控;机场信息系统,对旅客登机过程全部信息的采集,都属观念创新,将安全融入业务管理的过程中,既提高工作效率,又增强安全管理。这些创新也促进专用产品的研发、促进安防技术的发展。

  模式创新,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和设计目标,数字监控系统构成模式、应用模式,包括:网络架构、权限的设置、信息存贮与管理、资源共享、安全策略等会有多种技术路线和不同的方案。每个合理的选择都可能是模式创新,图像系统应用要强调下面两个概念:

  隐私,什么信息(图像)属隐私,什么部位不能装设备,什么图像只能存、不能看,系统设计时,要有明确、清楚的界定。

  证据,不同的用方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证据必须是原始和固定的。因此,作为证据图像的生成一定要保证它的原始性,在后面的使用中必须保持固定。同时,证据只能由执法业务部门使用。

  以上涉及到系统图像由谁来看、控、管;哪些图像不能看、控;图像存在哪、存贮质量、时间及使用的等问题,都需要制度和系统模式来保证。

  大众创新通常不是新原理、方法、材料、技术、产品的发现和发明, 但它可将上述成果直接转化为效益,是可持续创新。

  安防企业在“调、转”过程中,要保持创业的心态,把改革和发展当成再一次创业,争取通过“调、转”,产生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新业绩。

  顶层设计

  要坚持在新的社会和技术环境下,构建全新安全系统的思想。以大环境为基础,规划现在,规划未来。不能仅仅强调对个别事件的反应,依据过去经验,设计系统。

  要从上向下,顺应安防技术IT化的趋势,规划系统的总体架构;通过硬件兼容、软件开源,来配置和整合资源,融合技术;要制定合理、可实现的目标。

  系统规划的重点是:系统平台(软件)及智能分析等软产品的开发和配置;云服务、端到端服务架构的规划、大数据、物联网的应用;以及人的智慧参与,服务平台的构建。

  这就是顶层设计,是面向服务的设计,而传统设计是面向功能的设计。

  正确、合理地选择技术和产品

  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使安防系统建设有了更多的选择,新技术、新产品提升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给人们带来更高的期望。但有些新技术、新产品的成熟度和效果还未得到实践的证明,与期望也有差距。因此、在选择时,会让人举棋不定、犹豫不决。

  要准确理解新技术、新产品的实质、可实现的功能、限值、适用范围及成熟性、经济性,因地、因环境、因时制宜,正确、合理的选择。要认识到最新、最先进的不一定是最适用的。

  IPC是数字系统前端设备的优选项、产品。它可输出多种码流,具有丰富的功能和接口,特别适合作为传感网的节点设备。

  高清,公共安全网建设中特别重视高清的应用。高清摄像机的选择相对简单,但传输、存贮和显示的选择就会有点困难。而这些环节一招失策,系统就不能得到高清的效果。

  智能分析产品,这类产品的选择主要在系统结构(前端、后台,或DEPA),产品具体功能也是重要的一项,如是识别,还是内容分析等。

  环境对这类产品效能的影响很大,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应用环境或创建合适的应用环境。

  存储,NVR、IPSAN等是数字监控系统的特色产品,应用极为普遍。近年来,CVR、云存储也被大家所关注。合适的存储方式是大数据应用的基础。

  平台,是数字监控系统的名词,通常是指系统控制设备。目前、有硬平台、软平台之分,两者技术本质相同,差别在通用性和开放性。软平台将是系统联网的优先选择。

  大数据、物联网的应用,两者的应用特别是大数据是实现智能化和系统功能升级的必由之路。应用基础环境的构建是关键的选择,云结构是不二的选择,但服务模式可以多样。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安全系统的评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公共安全网建设把它作为重要课题提了出来。

  系统评价研究应在技术层面上进行,必须做大量的基础研究,如“覆盖”的技术解释、量化及测量等。不能简单的组合一些标准,建立一个指标体系,就算完成。

  视频监控技术的评价一定要提出,反映系统图像质量的技术指标,特别是能表现安全系统特点的指标。实际效果的评价一定要有量化的指标,并制定可操作的测试方法。

  视频系统评价分为:技术(产品)评价和系统效能评价。前者主要是对产品技术指标的客观测量和功能的测试,评价的依据是产品技术标准,评价的结果可作为产品入围、集团采购的依据;后者主要是对系统功能、效能的主观评价和系统技术水平的客观测试,评价的依据是项目合同及相关技术文件。技术评价是效能评价的基础,除技术外,包括工程质量、可维护性、可用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评价的结果主要用于项目的质量控制、保证公平交易和验收等。

  服务与外包

  通过系统建设探索安全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如云服务及提供等;探索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的新模式,如BOT、众投;项目外包、技术外包、服务外包等。

  结束语

  安防行业正处于“调、转”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将产生新模式、新业态,出现新的增长点。行业将进行整合,IT业会强势进入安防,安防将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安防技术(视频监控)正在从经典向现代转变,体现于系统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过程中。安防系统IT化的趋势和服务性将得到充分的展现。

  以上变革的大背景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化改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变革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利好(工程、项目、政策)像催化剂作用于化学反应一样,虽不是反应的内因,却能使反应更快、更彻底。公共安全网建设就是安全行业改革、安防技术变革的催化剂。

  (本文作者现任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资讯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百科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资讯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
Baidu
map